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紀元】景氣復甦了嗎? 民眾沒感覺?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1年01月27日訊】(新紀元週刊記者吳涔溪採訪報導)多家機構顯示,台灣2010年經濟成長率將突破10%,是否代表今年過年民眾真能「有感復甦」,荷包滿滿呢?專家認為,全球環境尚未完全復甦,企業加薪挑戰仍大。要解決「經濟果實分配不均」的問題,仍有賴從公平稅制下手。

專職企業求才、求職及人力流動的「人力銀行」,特別感受到景氣回暖。yes123求職網副總經理邱文仁指出,科技業、金融業、房仲業表現亮眼,各行各業雨露均霑,台灣整體工作機會是這四年來的最高,從去年9月到現在,都有「事浮於人」的現象,很多企業主會找不到人才,跟過去不景氣不一樣。

2010 各行業獲利亮眼

1111人力銀行公關總監何啟聖也指出,根據調查,今年有八成二的企業會發年終,比起2009年多數企業無法發放年終的情況大幅改善。同時,在金融海嘯中受創最嚴重的電子業,在去年相繼擴張,包含矽品精密、聯電、日月光、正崴等多家公司,都以釋出幾百、甚至幾千個職缺,或是進行專案徵才,顯見去年獲利狀況良好。

而熟悉各上市櫃企業經營績效的投顧公司,更感受到企業獲利的冷暖變化。大華投顧分析師徐振家指出,「台灣上市櫃公司,他們手頭上的現金水位已經來到歷史新高。」今年年終分紅最多的仍屬半導體、IC設計,在營運方面,明顯比去年大幅成長的則是航空、海運、金融業,傳統產業中像是塑化、紡織、工具機成長幅度較大。

兩岸政策作用不大 主因景氣反彈

台灣綜合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龔明鑫從整體產業分析,「去年看起來出口狀況不錯,出口的成長算是蠻高的,從事出口的業者算不錯!」其中,最早復甦的電子業,到下半年反彈力道就沒有上半年強勁,半導體的DRAM業下半年價格走跌,整體的經濟還沒有完全復甦,以經濟復甦繁榮面來估計產能,造成產量過剩。

「景氣在復甦,但是還沒有恢復到完全正常的狀況,因為各國政府基本上都用政策在支撐經濟。」包括去年下半年,開始表現不錯的機械業、汽車業,能否延續到今年下半年,則還有待觀察。

龔明鑫認為,台灣去年高經濟成長和兩岸政策的關連不大,其中,航空業直接受惠陸客及直航,製造業出口主來自景氣上的循環反彈,和ECFA沒關係,因為還沒上路,觀光業有部份受惠陸客來台,但是因為陸客主要是團進團出,受惠的商家比較侷限,採購的商品也不見得是本地商品,對台灣經濟貢獻可能受限。

分析去年經濟成長率,龔明鑫說貢獻最大的是出口和投資。出口主要來自2009年金融海嘯後的反彈力道,投資一方面也是因為前年金融海嘯比較保守,去年景氣逐漸明朗後,投資增加,其次,是政府政策獎勵發揮效用。前年促進產業升級條例落日,政府獎勵製造業新增投資享五年免稅優惠,但是這只是短期政策,主計處預估明年將負成長。

景氣如大病初癒 加薪仍保守

在多數企業普遍復甦,台灣經濟成長創下歷年新高之際,許多民眾卻感受不到生活變好,稱為「無感復甦」,以一般市井小民的感受最深,如市場的水果攤、菜攤,以及小吃業者,若仔細觀察,很多小商家都因原物料、瓦斯、水、電的價格上漲而停業,食品連鎖店、服飾連鎖店也可感受到一般民眾消費力下滑。而薪資3萬以下的360萬上班族,面對貧富懸殊不斷加大,則以「窮忙族」自嘲。

行政院長吳敦義日前在出席工商早餐會時,則鼓勵「企業賺錢後,除了誠實繳稅之外,也該選擇適當幅度替員工們加薪。」總統馬英九也在不同場合向企業喊話,希望企業能在獲利較大、營利事業所得稅降低下,「幫員工加點薪!」甚至,拋出「軍公教加薪」的議題,希望能改善「經濟果實分配不均」的問題。

企業去年賺錢了,是否就會如各方期待帶來加薪潮呢?何啟聖樂觀地表示,整體就業市場將促使企業主加薪,因為今年的職缺比去年同期增加三成,上班族過去二年面臨人少事多被操翻了,面對景氣寬鬆,辭職找新工作的可能性很大,企業主透過加薪來留住人才,可能性極高。

徐振家則認為有些難度,主要因為東西方企業文化不同,東方企業大多數將獲利留在企業和大股東上,並沒有流到員工手中,也因此「富者越富」。西方的企業在獲利時,比較不吝嗇和員工分享,降低員工的流動率,增加員工工作動力和創新能力。

稅制不公促使中產階級消失

至於用公教人員加薪的策略來帶動企業加薪,多數專家並不看好。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指出,「公教人員加薪當然會給企業帶來壓力,但是,這個影響是負面的,造成彼此勞資關係不好,是本末倒置的做法。」他認為,政府的角色,在於建立環境,在公平環境下,民營企業互相競爭,自然會將獲利分享給員工,才能留住好的人才。

目前「經濟果實分配不公」的現象,吳惠林認為,很多是政策造成的,其中最主要就是財政政策,特別是,「稅太亂、太複雜,幾次稅改都沒有成功,甚至越來越糟,對特權有利,而不是建立一個公平的環境。」吳惠林說。

尤其是把稅當成工具,例如18%優惠存款、獎勵投資條例,提供部分企業和特殊階級免稅和優惠,或將徵稅當成懲罰工具,例如課徵奢侈稅、研議豪宅稅等。對於老實繳稅的中產階級而言,負擔越形沉重,「中產階級要不就是向上提升,要不向下沉淪,但是向下的比較多,M型社會就是這樣來的。」

吳惠林指出,「現在講『分配』,越分配,越製造對立,彼此間怨氣越來越大,甚至衍生仇富心理。」特別是政府的政策造成中產階級消失,宜找出其癥結和背後原因。

「中產階級消失的情況是全球性的,因為人把資本主義搞壞了,資本主義讓人越來越貪,越來越沒有誠信。」「現在該關注的,要把人心找回來,政府該做的就是這件事。」吳惠林說。◇

本文轉自208期【新紀元週刊】「焦點新聞」欄目
http://mag.epochtimes.com/b5/204/index.htm

新紀元雜誌PDF版訂閱(52期10美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