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即轉機 歐債促比利時組閣

標籤:

【大紀元10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曹宇帆布魯塞爾11日專電)過渡政府看家的將近1年半期間,比利時運作如常,但因歐債危機火勢燒向比利時,各黨派終於捐棄成見簽下組閣協議,顯見危機就是轉機。

由於選區爭議難解,去年4月22日荷語區的政黨退出聯合內閣,迫使國會至6月改選,但仍無法解決選區爭議,至此展開了長達1年半,打破伊拉克保持的249天無政府世界紀錄的馬拉松組閣歷程。

但比利時終究是老牌的民主國家,並未因無政府而失序,尤其在阿拉伯之春如火如荼之際,比利時上下的穩定過渡表現,和他們創下的最久無政府世界紀錄,同樣受人矚目。

在內政方面,由於國王艾伯特二世授予特別權力,總理勒德姆領導的過渡政府,順利通過年度政府預算,警政與大眾交通系統服務有條不紊,比利時媒體甚至戲稱,火車地鐵的發車比有政府當家時更準點。

再者,由統計數據分析,比利時的經濟表現也頗為亮眼。9月初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的全球競爭力排名,台灣居第13,過渡政府當家的比利時位居第15。

9月底國際貨幣基金(IMF)最新公布,以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計算的世界各國「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排行榜,台灣以3萬5604美元居第20,比利時則以3萬6274美元居第18。

在外交方面,沒有政府的比利時也順利執行多項外交任務,包括擔綱歐洲聯盟輪值主席重任,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取得歐盟免簽待遇,就是在比利時擔任輪值主席的半年期間塵埃落定。

比利時也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會員國,3月間北約出兵轟炸利比亞,比利時也調動4架F-16戰機,執行代號為「奧德賽黎明」。

儘管如此,比利時仍沒有停頓嘗試組閣,艾伯特二世曾六度更換組閣協調人,甚至在今年7月比利時國慶日前夕發表嚴厲措辭談話。

民間呼籲比利時不能分裂,期待籌組新政府的呼聲也持續發酵,大學生策動的「啤酒革命」,狂嗑薯條啤酒諷刺政治人物的無能,還有女性議員號召全國婦女「停機」直到新政府籌組為止。

但歐債危機的火勢燒到比利時,真正為比利時籌組新政府發揮了關鍵作用。

先是全球最大的城市銀行德克夏集團,因持有高額希臘債券而被拖累,成為歐債危機爆發至今,第一個被拆解的歐洲民間金融機構。

國際信評機構屢屢以比利時無法籌組新政府,存在不穩定的政治風險,有意在歐債風暴越演越烈之際,調降比利時的信評,有如迫在眉睫。

也因過度舉債,歐盟統計局4月間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比利時的政府債務佔GDP約96%,比利時前總理艾斯肯(Mark Eysken)坦言,再過5到7年,比利時的退休養老金機制,有可能面臨破產。

種種財政困境都需要新政府上台逐一解決,比利時主要政黨終於在8日簽下同意組閣協議,17日國會即將議決,比利時的無政府窘境能否劃下句點,只差臨門一腳。

相關新聞
比利時組閣路漫漫
比利時組閣協調人再次請辭
千呼萬喚始出來 比利時組閣談判將啟動
比利時組閣會談將於八月底開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