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泰國受創 重新考量海外戰略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0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明東京報導)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10月20日公佈了日企在泰國的受災情況,其中最嚴重的NavaNakorn、Rojana等7處工業區內共447家日企受重創。日本自動車事業會會長志賀俊之20日表示,當地的日本8大汽車公司生產線停產,加之汽車部品供應商同樣受重創,目前尚難預料何時恢復生產。

SONY、NIKON相機受創

10月20日,索尼表示,位於泰國洪災地區的索尼工廠以及為其供應部件的相關工廠被迫關閉停產,原定於11月推出的2款新型單反相機(NEX-7和NEX-5N)以及鏡頭的上市日期將被推遲,這兩款新產品原本是年末商戰被看好的產品,上市延期必將影響到索尼年末的商戰。

單反相機的巨頭尼康在泰國工廠的生產量佔總量的9成,鏡頭的生產量佔總量的6成以上,位於洪災區的部分廠房的一樓被淹沒,於10月6日宣布停產,何時恢復未定。

尼康是迫於日圓升值壓力,較早在泰國謀求海外戰略的日企,近年日圓的快速升值,使其產品返銷日本,在價格競爭上表現有餘。尼康也成為試圖到海外拓展市場的日企的參考範例。

八大汽車廠全部停產

泰國是日本汽車製造商拓展海外戰略的最大國家,因此泰國也成為東南亞最大的汽車生產基地,被稱為亞洲的「底特律」。豐田、日產、本田、馬自達等8家日本汽車公司在泰國的汽車的年產台數達160萬台,是繼美國、中國之後的第三大生產據點。

豐田在泰國的年產台數為65萬台,佔其年總產台數的8%,同時也是面向東南亞的汽車輸出基地。日產公司和在泰國擁有年產20萬台以上的本田公司也同樣把泰國作為東南亞輸出的據點。同時,日產在泰國生產的小型車主打產品MARCH返銷到日本,在日圓升值下,發揮著價格競爭的優勢。


日企受重創情況如圖(大紀元)

泰國洪災不僅影響到面向東南亞的輸出,對彌補地震給汽車產業帶來的損失可謂雪上加霜。泰國洪災致使大批日企相繼停產告急,企業遭受嚴重打擊,日本產業界人士表示,泰國洪災使日本企業必須重新審視海外拓展的戰略以及重新考量危機管理等問題。

供應鏈的「分散」成日企的課題

這次日本汽車業本次在泰國的遭遇與311東日本大地震的遭遇極其相似,均因部品供應鏈斷裂造成汽車大幅度減產。地震造成的損失使豐田公司花費半年時間剛剛恢復生產。有業內人士認為,部品供應鏈過度集中在少數企業或一個地區,一旦遭受破壞會拖延恢復生產時間,建議部品供應鏈「分散」管理,這一建議將成為近期日企面臨災難時的另一個新課題。

(責任編輯:樂慧)

相關新聞
泰國洪水肆虐 目前94人死亡
泰國洪水災情惡化  上百人死5百萬人受災
泰國洪水導致至少45人死亡
泰國洪水大潮夾擊 280人死800萬人撤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