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出養兒在等待 盼望完整的家

人氣: 3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29日電)提早3個月出世,媽媽卻不見了,「小小」半年後雖找到媽媽,媽媽因無能力撫養選擇將小小出養。由於收養人減少,與小小同命運的出養兒,都在等待有緣「父母」,盼望完整的家。

「小小」不是特例,兒童福利聯盟去年相關諮詢電話有585件,開案服務的出養兒童共357名。

過去俗稱的「領養」,正式法律用語是「收養」,而無法繼續照顧孩子,讓孩子被收養的另一方是「出養」,這群孩子稱為「出養兒」。

近年來,在少子化的潮流下,出養兒的數量也呈現逐年減少的趨勢。內政部統計顯示,被收養人數在近10年來逐年下降,2007年降到最低點;2008年、2009年雖然稍微增加,但從2010年開始,被收養人數又開始下降。

兒盟執行長王育敏分析,「經濟困難」一直是家庭決定將孩子出養的主因,2008年開始發酵的金融風暴,可能是使得接連2年被收養人數稍微增加的主因,直到2010年經濟較為復甦後,被收養人數才又開始下降。

從年初至今,不斷傳出多起重大的棄兒案件。兒盟彙整12起案件分析,有7起是由未婚的小爸媽所致;由於未婚的小爸媽不知該如何處理非婚生子的狀況,其中有6起事件的嬰幼兒都不幸死亡,只有1名嬰兒被丟在較明顯的路旁,而幸運存活下來。

據兒盟詢問求助的出養父母,發現會同時存在多個出養原因,最多的是「經濟困難」,占80.1%;其次是「未婚生子」的50.4%,顯示未婚生子的情形,需要更多資源、更多管道來協助。

近年來,到兒盟登記要收養的家庭數下降,收養家庭的數量低於等待被收養的兒童人數。兒盟很擔心有特殊情況的孩子,恐怕更難被國內的收養家庭接受,或者需等待更長的時間,甚至只能讓他們出養到國外。

兒盟統計,特殊出養兒當中,以發展遲緩、情緒障礙、蠶豆症等「病寶寶」的比例最高,占16.3%;父母親有吸毒前科的「毒寶寶」的比例次之,占12.2%;外籍配偶或原住民血統的「黑寶寶」的比例較低,占10.9%。

上述孩子等待收養的時間是一般寶寶的2倍,其中以「黑寶寶」時間最長,因為膚色一看就知道不是親生的,一般人不大喜歡。

兒盟統計發現,最近10年的收養人,比20年前的收養人更會限制出養兒的性別。2007年至2011年間,66.1%的收養人會限制所能接受的出養兒性別。

有趣的是,兒盟社工發現,1990年代,收養人期待收養男孩比例高於女孩;但2000年以後,期待收養女孩的比例反而高於男孩。2006至2010年間,想收養女孩的收養人比例平均54%,去年提高至59.5%。

兒盟說,照顧1名出養兒,平均每月需要新台幣3萬元的服務成本,兒盟將透過籌募「出養兒童照顧基金」,幫助出養兒找個安穩的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