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韻:追尋久遠的記憶

標籤:

  我來自中國的一個江南小鎮。那是一個自古以來富庶、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即使經過文革十年的浩劫,不少歷史悠久的古建築已經不復存在,許多珍貴文物或付諸一炬或失落已久。然而,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卻似乎不願在這個小鎮就此散去,她徘徊在斷石的碑文間、林中的山寺裡,也徘徊在江南文人的記憶中。

  自打我來到美國,與故國文明的最後一絲牽掛也似乎被割斷。終日吃著美國食物,聽著流行音樂,思忖著如何融入美國的社會,在這片異鄉的土地上站穩腳跟。

  然而今年的一月,我在紐約林肯中心見到了神韻藝術團(shenyunperformingarts.org)。演員們純潔美好的舞蹈,讓我驚訝地發現,中國人竟然可以如此精緻與優雅,中國的文化竟猶如陳年佳釀,歷久彌香。整整三小時的演出,我被深深地吸引著,從中華五千年文明的開創,歷朝歷代的英雄豪傑、風起雲湧,直到現當代的中國。神韻似乎載著我,穿越了巨大的空間與時間,像一部色彩斑斕的史書,將中華五千年的歷史瞬間呈現,也叩開了我一腔的鄉愁。

  神韻的舞台是氣勢恢宏的。演員們精湛的中國舞、天衣無縫的配合,與悠揚的交響樂和壯觀的天幕,構成了一幅動態的畫卷。從兵強馬壯、一統中原的秦朝,到仕女們翩躚起舞的大唐;從海天一色的閩南,到男子們騎馬高歌的蒙古草原;從精忠報國的岳飛,到代父從軍的木蘭,這一幕幕,讓我深感中國人的精緻、中國人的熱情、中國人的優雅和中國人善良純潔的美德。

  演出中的一個節目令我印象頗深,那是來自中國古典小說「西遊記」中的一處情節——「金猴智收豬八戒」。可能因為自己本身是中國人的緣故,因而所見的就不只是豬八戒那幽默詼諧的動作以及孫悟空那熟稔的棒法了。想到唐僧一路步行向西,風餐露宿,將佛經帶回中原,我心中也不禁升起一份敬意。我從小就很喜愛「西遊記」,孫悟空的出現讓我每每精神大振,興奮不已。然而看到唐僧的不為美色所動,不為利慾所誘的那份堅定,以及常常徹夜盤坐的辛勞,又常常讓我問自己,究竟甚麼是佛,這是課本上學不到的吧。我還記得,小學課本上有一篇是關於孫悟空大鬧天宮的,其中一條註解寫的是,這是普通大眾與統治階級的鬥爭,現在想來,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中國,自古被人們譽為「神州」。在古代,人們相信中華的文化源自天上,而藝術的存在,則是要追溯或展現這樣的聯繫。古代的詩人、畫家都強調自身的修為、品德,明白要達到登峰造極的藝術必先有純淨崇高的德行這一道理。從古到今,中國人「天人合一」的思想也無處不在,尊者必以德服人,皇者雖為人中之龍卻亦是「天子」,百姓起義也要舉著「替天行道」的旗號。在那樣的時代,道德體系支撐著社會,對天地的敬畏匡正著人們的品行。在當代的中國,這樣的文化卻已幾乎無跡可循。

  正因為如此,對神韻的喜愛,也就並不僅僅在於在異鄉見到了故國的文明,說實話,我並沒有在現代中國見到過這樣的演出。中國舞是中國五千年文明的一部分,她不僅僅呈現美、表達人物性格,也承載著歷史的積澱、民族的韻味。神韻的藝術家們必是受過傳統中華文化的熏陶,才能讓中國舞如此大放異彩,讓一個個歷史傳說重現舞台。

  在現代社會,我們也許常常沉醉於金錢或名譽,而忘卻了藝術的價值。她應不僅帶給人美的享受,也傳達著人類普世的價值。神韻的舞台,似乎放射著一股神奇的力量,在告訴我:不要疾步向前,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看看歷史的痕跡,別忘了那些人類賴以繁榮的美德。◇◇

相關新聞
梅西百貨在新澤西博根縣首開「小型」商店
新澤西一週內又一幼兒在自家游泳池內溺亡
你知道嗎?新澤西211 熱線可提供重要幫助
新州簡訊  詐騙新招:業主空置房產被詐騙者出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