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克蘭「占領」示威深夜現騷亂

部分抗議者不顧同伴勸阻 深夜塗鴉縱火設路障 警方拘捕數十人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1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馬天祥綜合報導】在週三持續一整天的和平抗議之後,11月3日午夜前後,和平抗議突然演變為一場小規模的騷亂:一些人,帶著面具,擺路障、砸窗戶、縱火、沿街塗鴉。最後,警察不得不用催淚瓦斯和聲光彈驅散人群,並拘捕了數十人。

4日早晨,市政廳周圍幾棟建築,包括Men’s Wearhouse 商店,一個診所和警方內務部,玻璃被打碎,牆外滿是塗鴉:寫著「奧克蘭公社」、「殺死警察」等從無政府主義符號和威脅性的幫派標誌等等。

騷亂發生在午夜前後

騷亂發生在弗蘭克小山廣場帳篷城附近街面,即14街和百老匯街交匯處、週三總罷工中心地帶。幾名抗議者受傷住院,幾名警察也受到輕微傷害。

大部份抗議者在週三晚11點鐘回家。數十名抗議者接管了距營地兩個街口處的一棟兩層空置建築。抗議者站到屋頂上,搖擺著旗子,在外面噴漆毛病一起大喊:這是誰的街道?這是我們的街道!一組抗議者在街口兩邊用木床、垃圾桶、桌子和舊輪胎設置路障,現場有數百人圍觀。

在16街和百老匯街,許多抗議者用大手帕圍著臉,有的帶著防毒面具,對一堆垃圾縱火,火苗達15英尺高。警方因擔心火苗危及那一地區的500多位居民,於是午夜剛過,數百名警察開始採取行動。
  
警方以非法集會為由,命令人群解散。不久,百老匯大街一名警察面罩被一隻飛來的瓶子砸到後發暈。一分鐘後,警方開始發射閃光彈和催淚瓦斯。抗議者解散。但抗議人群迅速重新組合,又在百老匯大街和警方形成僵局。
  
另一場衝突發生在16街和聖保羅大街。警方包圍了數十人,在凌晨1:30分把所有人拘捕。
  
警方對白天與午夜的事件進行對比後認為:白天數千人遊行是和平的,而午夜的那些人則變得不守法律,在深夜裡亂扔金屬管、錘子、玻璃瓶和石塊等。
  
警方在採取行動前一直和抗議者保持距離,只是嚴密監視。因警方上週使用催淚瓦斯和聲光彈,導致一名抗議者頭部嚴重受傷,被認為過分使用了武力。對當晚的行動,臨時警察局長喬丹的參謀Sgt.Chris Bolton認為,假如是他,也會對當時的情形做出如此反應。
  
抗議者內部對深夜行動有分歧
  
衝突現場的抗議者,對當夜的行動分歧嚴重。一些抗議者認為是警方造成當時的情勢升級,他們不應該使用催淚瓦斯。一名25歲蒙臉不願透漏姓名的男士說,如果「鼓動者」警察不出現,人們會非常和平。他說,深夜行動,只是一項戰術,換句話說,是為了把事情鬧大。

也有人對這種戰術不滿。他們責備砸窗者,說佔領運動是一項和平抗議,暴力不是他們的立場。當有人點火時,其他人還試圖踩滅火苗。在有一個帶著面具的人打碎一家商店窗戶時,一名抗議者對他喊道,
  
當有人在16街設置路障時,週三參加示威的一名附近居民,走過去移開路障。但當他移動那些垃圾箱、桌子和木床時,一個帶著面具的人又把它推回去。一名反對設路障的抗議者還受到一些人的責備。最後,這名抗議者離開時說,抗議者應該反對公司的貪婪,而不是去到會奧克蘭大街。但旁邊附近一個帶著面具的人說,這些激烈的措施,就是為了讓人們聽從,「現在這是我們的街區了。」

商會領袖:奧克蘭市應有負責任的行動
  
奧克蘭市中心商店業主週四天早晨開始評估遭受的損失。被打碎玻璃和塗鴉的全食公司,在增加了額外的防護措施後,也開始正常營業。
  
奧克蘭大都市商會總裁Joseph Haraburda說,商店業主正在評估損害。他瞭解到抗議者對損壞行為有責任,但這並不必然代表大部份「佔領奧克蘭」運動的參與者。
  
他說,暴力導致所有正面的事情朝相反的方向發展。大部份損毀是由穿著黑衣服的無政府主義者幹的。這些人靠砸窗戶、製造破壞和威脅人們壯大。他認為,對發生的一切,人們需要去做點甚麼,應該讓市長和市議會有負責任的行動,因為他們對這個城市負有責任。

相關新聞
「六四」35周年 加州上映紀錄片《最後一槍》
中文學校聯合會選舉新一屆正副會長
灣區華運會 舉辦排球比賽
當災難來時 如何保護自己和家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