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笑:如何解讀中華民國大選辯論

李天笑

【大紀元2011年12月11日訊】中華民國總統大選(2012年1月14日)已進入百米衝刺。總統候選人和副總統候選人的兩場電視辯論先後登場。

從這兩場辯論前後的民調看,無論辯論的內容如何精彩或人們對候選人的表現如何評價,辯論的實際效果對綜合民調(各民調總趨勢)的影響非常有限。總統辯論會之前馬英九吳敦義領先蔡英文蘇嘉全6-7%,以及馬蔡領先宋楚瑜林瑞雄20 %多的格局基本未變,中間未表態15-17%的情況也未變。

從歷史經驗和現實選情看,2012年大選,宋最後入局的可能較小,馬蔡之間的勝負將咬得很緊,花落誰家、鹿死誰手可能要到最後才能見分曉。從2004年大選藍綠選情相當接近,經過2008年大選馬英九大大領先謝長廷近17%,現在又輪迴到馬蔡落差縮小的態勢。許多分析認為,只有當藍綠的落差大於10%時,雙方的勝負才比較確定。考慮到2012年的三個特殊情況:大量(15-17%)中間觀望選民的最終分化、第三黨宋楚瑜最後退出的可能,及其他突發事件出現,現在預測誰是勝家,實為過早。

不過,到目前為止,大選本身和兩次辯論會都十分精彩,看點眾多,給人許多啟示。這次多了兩個「歷史第一次」:首次有第三黨親民黨宋楚瑜參選;首次舉行副總統候選人辯論會。馬英九與蔡英文口才俱佳,難分仲伯。馬觀點清晰,邏輯力強,運用排比和數據,在溫文爾雅之上增加了強大的攻擊力。蔡沉著 冷靜,樸實自然,能在不多的話中點出實質,反擊有力。對一些看似較難處理的話題,能恰到好處地回答。雙方在馬政府3年多執政評價、民進黨執政評價、「九二 共識」和「台灣共識」、蔡競選團隊等許多焦點上展開激戰,各有千秋。宋楚瑜主打民生牌,有點福利部長的味道,氣派不夠大,對馬蔡左右開弓,但打馬似虛,擊蔡似實。從三人表現看,真正的選戰對手似在馬蔡之間,宋被邊緣化。

副總統辯論會與總統辯論會的態勢相似,吳敦義PK蘇嘉全主導全場,林瑞雄照樣被邊緣化。蘇嘉全不緊不慢主攻馬政府,同時闡述自己政績,均 十分有力,但對未來經濟政策論述不夠。吳敦義一向口才犀利,但此次以反制和澄清代替主動攻擊,可能是對主帥在上一場火力太強的彌補。林瑞雄辯才稍遜,且未脫稿,有些地方發音不清,顯得力度不夠。三人均不時插入台語(總統辯論會也是一樣),這說明政治家已有明確的台灣意識,及對台灣本地選民票源的重視。但吳和林都大量說台語,雖能拉近與台語選民的距離,但顯得有點不顧國語觀眾和選民,可能是一紕漏。

在這些表面的看點之外,兩場辯論會還有一些實質性的看點。首先,三組競選人馬辯論的核心是為台灣人民利益服務,爭相在選民面前證實自己維護民眾利益的能力,儘管所用的方法和事實各有不同。三組人馬無論是捍衛自己的政績,還是指責別人的問題,都是在表白自己才是真正為民眾謀利益,自己才是民眾值得信賴的代表。這一點與大陸中共政權的政策完全不經過人民同意、強力維護執行一黨利益有根本區別。

其次,在如何保衛主權和維護台灣民主制度不受中共侵害這點上,候選人們的立場有明確分野。這也是貫穿兩場辯論會的主線和爭論焦點。

宋楚瑜是公開的終極統一派,但他的統一方式是以遷就中共的統戰來換得兩岸「和平 」。宋甚至說,中共方面有「和平的誠意」。但如果中共真有誠意,為何始終不放棄武力侵犯台灣和要用上千枚導彈對著台灣呢?宋似乎在說,要和平就要屈從中共,這是連戰和宋2005年開啟的「媚共製台」 的延續。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與宋的媚共政策有明顯區別。但在中共的武力威脅和強大的經貿統戰攻勢下,馬政府是否能做到「不統、不獨、不武」(武 不武其實掌握在中共一方),以及在將來是否不簽中共意在吃掉台灣的所謂「兩岸和平協議」,都是對馬政府的重大考驗。相對而言,蔡英文對中共的幻想最小。

最後,大陸民眾這次能有限度地看到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和副總統的電視辯論,許多人既興奮又感歎。當然,中共這種有選擇的「開放」,是經過精心算計的:與其說完全屏蔽和消音已無法達標,不如有導向性地操控更能為政治服務。

不過,這樣一來,中國民眾卻立即被對岸寬鬆而自由的政治環境、候選人先禮後兵又有理有據的論戰,以及人民檢驗政治家的嚴格民主程序所折服,同時為無法選舉自己的領導人而深感無奈和忿忿不平。

人們可能馬上會聯想起兩個非常形象非常現實的問題。既然黑頭髮黑眼睛黃皮膚的台灣同胞可以民選總統,為何同種同文的大陸民眾就不能民選領導人?如果胡溫也加入馬英九蔡英文宋楚瑜的現場辯論,他們還能有資格勝任國家領導人嗎?

第一個問題的回答是不言而喻的,不是大陸民眾在能力上不行,而是中共以各種藉口 剝奪了人民的基本權利。第二個問題實在是給了胡溫和所有中共領導人一個莫大的難堪。如果胡在辯論中按中共老規矩照本宣讀或教條式背誦答案,非但連勝選的門 都沒有,而且會因為其迂腐木訥,不是被當作笑料,就是被噓下台去。至於溫慢吞吞兩分鐘才擠出一句話,不等其表達完早就超時出局了。從整體上看,且不論中共 領導人的 「四個堅持」、「三個代表」、「江八點」等內容根本不會引起選民的任何興趣,僅是那套形式上的官話、廢話和假話也使選民或憤起喊打,或逃之夭夭,而中共領 導人打死他也不敢參加台灣這樣的電視辯論會。

所以第二個問題是個不辨自明的命題:現有的中共領導人在民主制度下是無法生存的。這就是中共製造出種種「民主不適合論」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共要用武力或經濟、文化等統戰手段拿下實行民主制度的台灣的原因。

(大紀元首發)

相關新聞
覓真:儘快解體中共 結束迫害
袁斌:「新冠疫苗之父」落馬 疫苗問題再被聚焦
【名家專欄】佛州立法 抵抗社會主義入侵
王赫:從中共推出《關稅法》談中美新一輪關稅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