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電影節】看點:神秘的蕭韋巖洞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2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田宇柏林報導)第61屆柏林電影節今天開幕。一大看點是並不參加角逐金熊的記錄片──《被遺忘的夢的洞穴》(Cave of Forgotten Dreams)。

影片拍攝的是發現於1994年的法國蕭韋巖洞(Chauvet Cave)。

蕭韋巖洞位於法國南部,巖洞中的壁畫經考古學家考證,畫於31,000年前,被認為是現存的最古老的古人類藝術作品。

這個巖洞自從1994年被發現以後,便被保護起來,不對外開放。德國著名導演Werner Herzog破例獲得了拍攝許可。據說,他只能帶三個人進洞拍攝:一個攝像師、一個聲音師,外加一個助理。導演Herzog自己擔起了燈光師的任務。為了保護巖洞上的壁畫,攝製組被要求只能使用靠電池供電的設備,燈光也只能使用冷光燈,攝製組在拍攝時必須換上特製的衣服,換上洞內專用鞋,不能觸碰到牆壁,只能在一條寬度大約為0,6米的「人行道」上行走。由於洞內空氣裡的氡和二氧化碳含量過大,接近毒氣的水平,任何人都不能在洞內停留時間過長。Herzog的攝製組每天只能在洞內拍攝四個小時,全部的拍攝工作據說是在六天的時間內完成的。

蕭韋巖洞有400米長,其中擁有大量內室。洞內最令人驚訝的是巖壁上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動物畫像,一幅歐洲野牛像的旁白還畫有一個矮小的婦女,牆上留下了不少紅色的手印。

Herzog鍾愛傳統電影,這次為了拍攝蕭韋巖洞,首次採用了3D技術。他解釋說,使用3D是為了「捕捉三萬年前那些把巖洞石壁上微妙的凸凹之處和輪廓都融入到藝術中去的畫家的意圖」。

這部片子2010年11月在多倫多電影節首映,直到開演前一天,製作組才手忙腳亂的剪出來30分鐘的片子。這次在柏林電影節上將要放映90分鐘的完整版本。

無論是從電影拍攝的角度來看,還是從考古的角度來看,這部影片都值得人期待。或許它會讓我們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三萬年前怎麼會有這麼精美的藝術呢?學校是不是真該把達爾文的進化論從教科書裡刪掉?


圖為發現於1994年的法國蕭韋巖洞(Chauvet Cave)內巖壁上栩栩如生的動物畫像。
(AFP/DIRECTION REGIONALE DES AFFAIRES CULTURELLES)


圖為發現於1994年的法國蕭韋巖洞(Chauvet Cave)內巖壁上栩栩如生的動物畫像。
(AFP/DIRECTION REGIONALE DES AFFAIRES CULTURELLES)


圖為發現於1994年的法國蕭韋巖洞(Chauvet Cave)內巖壁上栩栩如生的動物畫像。
(AFP/DIRECTION REGIONALE DES AFFAIRES CULTURELLES)


圖為發現於1994年的法國蕭韋巖洞(Chauvet Cave)內巖壁上栩栩如生的動物畫像。
(AFP/DIRECTION REGIONALE DES AFFAIRES CULTURELLES)


圖為發現於1994年的法國蕭韋巖洞(Chauvet Cave)內巖壁上栩栩如生的動物畫像。
(AFP/DIRECTION REGIONALE DES AFFAIRES CULTURELLES)


圖為發現於1994年的法國蕭韋巖洞(Chauvet Cave)內巖壁上栩栩如生的動物畫像。
(AFP/DIRECTION REGIONALE DES AFFAIRES CULTURELLES)


圖為發現於1994年的法國蕭韋巖洞(Chauvet Cave)內巖壁上栩栩如生的動物畫像。
(AFP/DIRECTION REGIONALE DES AFFAIRES CULTURELLES)


圖為發現於1994年的法國蕭韋巖洞(Chauvet Cave)內巖壁上栩栩如生的動物畫像。
(AFP/DIRECTION REGIONALE DES AFFAIRES CULTURELLES)


圖為發現於1994年的法國蕭韋巖洞(Chauvet Cave)內巖壁上的紅色手印。
(AFP/DIRECTION REGIONALE DES AFFAIRES CULTURELLES)


圖為發現於1994年的法國蕭韋巖洞(Chauvet Cave)內巖壁上栩栩如生的動物畫像。
(AFP/DIRECTION REGIONALE DES AFFAIRES CULTURELLES)


圖為發現於1994年的法國蕭韋巖洞(Chauvet Cave)內巖壁上栩栩如生的動物畫像。
(AFP/DIRECTION REGIONALE DES AFFAIRES CULTURELLES)

相關新聞
侯季然《有一天》入選柏林影展單元名單
柏林電影節60年 專訪影節主席
回顧柏林電影節上激烈碰撞的瞬間
田宇:「團圓」終究是個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