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沒錢了 中國留學生面臨「斷供」壓力

人氣 26604
PlayListen to More News

【大紀元2024年05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中國經濟低迷、內需萎靡不振和房地產危機,直接影響到很多小企業的生存和中產階級的收入。這也給在海外就讀的中國留學生帶來了經濟壓力。一些人已經無法再依靠父母來支付學費和生活費。

無論是在英國還是在美國,中國留學生在海外面臨的資金困境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留學斷供」已經成為中國社交媒體上一個熱議話題。

2019年,當張曉(Xiao Zhang,音譯)在美國讀書時,她萬萬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靠打工來支付大學學費。

據美國財經新聞CNBC報導,這名24歲的中國留學生目前正在阿拉巴馬州一所大學攻讀設計,過去的開銷一直是由國內父母支付。但在去年10月,父母告訴她,他們面臨現金流問題,無法再為她在美國的學業提供經濟支持。那時,張曉的錢只夠付三個月的房租。此外,她還需要再支付一個學期的學費。

張曉說,「我沒時間感到悲傷,因為我需要儘快賺錢來支付學費和房租。」並補充說,父親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投資了製藥業,但此後遭受了巨大損失。在眼睜睜地看到財富和投資縮水後,父親不得不告訴她,無法再支持她在美國接受教育,並願意為她購買回國的機票。

為了應對這突如其來的經濟困境,張曉開始尋找兼職工作,例如保母或校園工作,但這並不容易。一個月後,她才在另一個州找到了一份臨時工作。

「從(去年)11到(今年)1月,我每天都要從早上7點開始工作。」她說,「那段時間我很累,沒有時間學習。但至少我賺了足夠的錢來支付下學期的費用。

張曉的例子並不是個案,隨著中國經濟持續低迷,她的經歷變得越來越普遍。

彭博社此前也曾採訪了多名中國留學生。這些學生都講述了父母經濟狀況在國內受打擊,難以承擔得起昂貴的海外學費的故事。艾米麗‧熊(Emily Xiong)就是其中的一位。她在英國伯明翰讀預科班,並希望能在海外上大學。當她在寒假回家時,父親告訴她,他的生意陷入困境,被迫變賣資產以維持生計,而且還需要昂貴的醫療費用。雖然熊回到了伯明翰,但母親告訴她需要考慮到學費低的馬來西亞留學。她說,儘管在英國留學更好,但她也只能做父母能負擔得起的選擇。

彭博社引述紐約的教育諮詢公司清柚教育(Cheersyou)的話說,在疫情之前,中國學生出國留學很少成為問題,但在最近接受其諮詢的中國學生中,有10%的人因為資金不足而改變了留學計劃。

經濟學家們認為,這些學生的困境凸顯了中國中產階級的脆弱性。當經濟形勢惡化時,他們幾乎無可依靠。近幾十年的快速增長給許多家庭帶來了經濟安全的假象,但他們缺乏真正富裕階層的多元化資產。

自去年以來,在中國社群媒體平台「小紅書」上,「留學斷供」標籤已有462.2萬次瀏覽。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因家庭財富縮水而陷入經濟困難,許多人在網絡上求救,並尋求如何應對的建議。

「小紅書」上的相關話題有:「英國留學斷供如何自救」;「美本留學突然斷供,家裡一分也拿不出來了」;「留學斷供,當中產家庭突然跌落」等。

到目前為止,中共尚未解決持續數年的房地產危機。由於70%的家庭資產與房地產有關,因此,該行業的崩潰對許多中國家庭來說意味著突然的逆轉,也進一步影響到在海外留學的子女。

責任編輯:林妍#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專家:中共死守意識形態 外資更看衰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低迷 衝擊高端消費 飛天茅台價格暴跌
分析:中國便宜貨出口衝擊2.0 反噬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疲軟 訪港內地遊客變得精打細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