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德國交易所醞釀合併 將成全球最大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2月11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作為美國已有219年曆史的紐約證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即將被德意志交易所(Deutsche Boerse AG)收購,一旦交易成功,將締造出全球最大的金融交易所。這樁交易顯示了紐約和華爾街的主導地位日漸衰落。

據世華財訊報導,若交易達成並得到監管者的批准,合併後的新公司其股票和期貨交易量將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交易所,期權交易量也將成為美國各交易所之最。如果併購成功,長達十年的全球交易所合作將達到巔峰狀態,這些交易所渴望尋找新的增長點並迎頭趕上那些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後者在接受新型和有利可圖的交易種類方面動作較快。

紐交所遠嫁德國 紐約還會是金融中心?

紐約泛歐交易所與德意志交易所醞釀合併,並後的公司將在歐洲衍生品市場上佔有霸主地位。紐約作為世界上三大主要金融市場中心之一,紐交所遠嫁德國,紐約還會是金融中心嗎?

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NYSE Euronext)和德意志交易所(Deutsche Boerse AG)證實,雙方正在就合併事宜進行深入談判。此舉重新啟動了一項計劃,如果該計劃通過監管機構的審批,將催生全球最大的金融交易所。

據知情人士透露,交易可能最早於下週宣佈,不過據研究競爭的專家說,雙方都面臨著一系列的監管障礙。這項擬議中的全股票交易是在雙方結束了初步談判之後兩年提出的,也是對銀行和第三方運營的新交易平台的回應。在各種資產類別中,這類新交易平台一直在從老牌交易所手中搶奪市場份額。

這樁交易部份是受了衍生品市場上商機的推動,這主要是因為不斷發展的監管格局把更多場外交易推到了交易所中進行。合併後的公司將在歐洲衍生品市場上佔有霸主地位,並在美國期貨和期權業為紐約證券交易所提供一個新的灘頭陣地。

金融研究公司Tabb Group的研究部主管薩斯曼(Adam Sussman)說,合併後交易所的名義成交額將達5.6萬億美元。相比之下,2010年倫敦證券交易所(London Stock Exchange)的名義成交額為3.4萬億美元。名義成交額為交易所內所有交易的總額。

薩斯曼說,顯然,合併後的交易所將在各種不同資產類別中成為領頭羊,這無疑包括歐洲股市。泛歐交易所及其運營的各類市場,再加上德意志交易所,這將是一個非常強大的組合。

合併後的公司將實際由德意志交易所接管,從而給該公司首席執行長法蘭西奧尼(Reto Francioni)尋找轉型性交易的漫長探索劃上句號。德意志交易所的股東將持有新實體約60%的股權。

法蘭西奧尼將擔任公司董事長,而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首席執行長尼德奧爾(Duncan Niederauer)將留任原職,董事會席位將由雙方平分。新的實體將由德意志交易所位於法蘭克福和紐約附近的新總部聯合領導,並在荷蘭註冊。

據知情人士透露,公司的全球衍生品業務將由法蘭克福總部領導,公司的技術部門和歐洲現金交易業務將設在巴黎,全球上市業務和美國現金交易業務將由紐約負責。

紐約的地位將很重要 資本市場現在遍佈世界各地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對紐約來說,這樁併購表明紐約在世界舞台上的主導地位日漸衰落,因其它國家把投資者直接吸引到本國市場。此外,這筆交易還說明,如今的證券交易在全球各地隨時進行,美國華爾街傳統金融機構的重要性因此大不如前。

位於紐約證交所一樓的家族式企業LaBranche & Co的首席執行長拉布朗奇(Michael LaBranche)說,紐約的地位將很重要,但不再是金融中心,資本市場現在遍佈世界各地。該公司2010年將做了87年之久的交易大廳業務賣給了英國的投資銀行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

而反壟斷專家提醒說,這筆擬議交易可能會面臨歐洲嚴格的監管審查,因為併購後的新公司將左右歐盟(EU)以及美國的股票和金融衍生品交易,而美國監管機構則可能因有美國經濟王冠上明珠之譽的紐約證交所落入外人手裡而大為不滿。

據悉,此前在2008年和2009年德意志交易所曾兩次嚐試與紐約證券交易所合併,但均以失敗告終,部份原因是德意志交易所的管理層存在內部份歧,以及對合併後公司的總部設在哪裏意見不一致。在那兩次嚐試之前,2006年紐約證券交易所擊敗德國合作夥伴德意志交易所的敵意競購,成功收購了位於巴黎的泛歐交易所。

不過,黑池(dark pool)和其他替代性交易平台的崛起損害了交易所的利潤率,迫使它們從提供技術服務等其他領域尋求收入來源,並重新審視行業整合。

報導稱,合併還能增強兩公司在美國股票-期權交易市場上的地位。上個月,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的兩大期權交易平台與德意志交易所旗下國際證券交易所(International Securities Exchange)的市場份額相加起來約相當於美國期權市場交易量的40.5%。

這項交易還將市場的注意力轉向了歐洲,在那裏,BATS全球市場公司(BATS Global Markets)和Chi-X Europe這兩大電子交易平台運營商正在就合併的可能性進行商討。

紐約泛歐交易所的股票恢復交易後,其股價一度飆升了20%。在紐約市場週三後市的交易中,紐約泛歐交易所的股價上漲14%,德意志交易所股價上漲約10%。

其他交易所的股票也有所上漲。CBOE Holdings Inc.多年來一直被視為收購對象,其股價上漲7%左右,Nasdaq OMX Group Inc.的股價上漲約5.4%,達到27.24美元。芝加哥交易所集團的股價漲1.4%。洲際交易所公司(IntercontinentalExchange Inc.)的股價漲幅約4%,該公司此前曾宣佈其第四季度利潤實現增長。

相關新聞
國會調查美股狂跌  詢問金管和交易所官員
台證交所與美第3大交易所 簽MOU
房地美房利美將從紐約交易所退市 股價暴跌
印度孟買鑽石交易所開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