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人物:埃及元帥譚他威

標籤:

【大紀元2月12日報導】(中央社華盛頓11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官員認為埃及軍事委員會主席是決心避免再與以色列開戰的盟友。但美國過去也私下批評他抗拒政治與經濟改革。

埃及總統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下台後,高級軍事委員會(Higher Military Council)掌控埃及。委員會主席譚他威(Mohamed Hussein Tantawi)自本波危機開始以來,曾5度與美國防部長蓋茨通電話,包括昨天傍晚的1次。

美埃關係歷史悠久且對華府很重要。美國每年軍事援助埃及13億美元。

美國防部對於兩國防部長談話內容三緘其口,但蓋茨公開讚揚埃及部隊是本次動盪中的穩定力量。

但根據維基解密(WikiLeaks)公布的2008年美國務院電報,美國官員私底下說譚他威是「不願改變」的人,不滿美國將重點放在打擊恐怖主義。

75歲的譚他威曾3度參與埃及-以色列戰爭,分別是1956年的蘇伊士危機(Suez Crisis)以及1967年與1973年的中東戰爭。

這通電報說,譚他威「決心避免再爆發戰爭」。

然而,外交官在譚他威2008年訪問華府之前警告,美國官員應該有心理準備,他們要見到的是「年邁且抗拒改變的譚他威」。

電報說:「譚他威迷人且有禮,然而他深陷後大衛營軍事模式,在過去30年一直維護同夥的利益。」內容指的是以色列與埃及簽訂的大衛營和平協定。

華府一直呼籲埃及進行改變。但這通電報特別指出,譚他威「反對經濟與政治改革,他認為會侵蝕中央政府的權力」。

當82歲的穆巴拉克讓出位子給75歲的盟友譚他威,他們表現出來的共同點比相異之處還要多。

在本波危機中,人民認為軍隊才是團結國家的力量,比起殘暴的警察好上許多。

譚他威擔負起責任並尋找回應民主統治要求的方法之際,或許能與人民共享一段蜜月期。

但是走上街頭的埃及新世代心裡面有其他英雄。

其中之一就是30歲的谷歌(Google)主管戈寧(Wael Ghonim),他在臉書(Facebook)組織線上大軍挑戰國家權威。

譚他威是嚴肅的陸軍軍官及官僚,與戈寧截然不同。

相關新聞
日韓關係民調:相互好感度創13年新高
朝鮮士兵短暫越過邊界 韓軍鳴槍警告
美中過招 專家:中共破壞性政策是印太隱患
菲總統告諭士兵:外部威脅增加 須做好準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