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聞

採訪筆記:燈火闌珊處

——傳統文化的現代滑坡

【大紀元2011年02月18日訊】維基百科有一段這樣的傳說:「當佛教在2千多年前傳入中國時,第一個月圓的當刻,人們隱約見到月光之下,有17位天神在翩翩飛舞;後來有一年天際被浮雲遮敝,人們突然不見天神蹤跡,十分恐慌,於是紛紛點火把,照亮天空,找尋天神;自此以後,雖然無法再見到天神,人們卻仍然每年點燃火把,相延承襲,就變成一種民間的習俗。」

這就是元宵節的一個源頭的傳說。元宵節,是新春的第一個月圓之夜,象徵著春天的到臨,民眾都有賞燈、猜燈謎、提燈籠;許多地方還有拉兔子燈,放天燈的習俗。是中華民族社會其一盛大節日。

在這具2千多年歷史的元宵節,香港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每年都斥資為市民舉辦元宵綵燈會。今春辛卯年,就分別在文化中心露天廣場,屯門公園及粉嶺遊樂場舉行活動,其中節目包括大型綵燈展覽、民族歌舞、傳統舞台技藝等。據宣傳,「市民亦可仿傚古代文人雅士,參加燈謎競猜、掌相及遊戲攤位,一起鬧鬧元宵」。

一個有如此悠久歷史的民間風俗,其文化淵源不短,一直發展承襲下來,當然與文明現代化同行而前。可惜傳統文化之所以會成為值得保育的非物質文明遺產,就必須得保有其具追索本源的脈絡和原質。由文化意涵到本科藝功,都非常重要。

令人嘆息的是,政府斥資搞文娛活動,主要目的在維護社會昇平,圖以文娛免疫社會憂慮和不滿的累積,其功能性大於文化本義,在這些項目的設計和組織上都明顯欠缺文化的參謀,於是由項目經理嘩眾取寵的把花燈愈來愈民眾興味,從傳統綵燈工藝和文采的優秀素質滑坡下來,但求市民鍾愛。不少花燈的設計,如在商言商的營銷業者,都趨近卡通化的造型,活動的文化本質也難見維持,淪為哄眾娛興。

新春吉祥,喜慶洋洋,原本一些文娛活動欠具教化作用,無可厚非;但如果能把握時機,善用民資作文化的提昇,則不單能挽優秀文物的敗壞,更能在市民喜慶之餘,重新正見古代文明的啟示,珍惜當前,在社會的精神面貌上,點著一明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