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危機 阿里巴巴革2高管

人氣 16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2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唐文綜合報導)為了不流失保住客戶。2月21日,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子公司B2B高調公開了,該公司有近百名員工與2326名涉嫌欺詐的「中國供應商」同流合污,公司的CEO、COO並引咎辭職。各界對此事的反饋中均表示,企業一旦喪失信譽,就無法生存。這種網絡價值觀在制約著參與國際競爭的企業。

企業原則 首選誠信

2月21日,B2B公司頗為罕見的自曝其醜,公佈公司內部過去兩年裡,共有2326名阿里巴巴網站的會員——「中國供應商」涉嫌欺詐國際買 家,近100名員工合謀其中,所有涉嫌欺詐供應商被終止服務,該公司CEO(首席執行官)、COO(首席運營官) 為此引咎辭職。

近一個月前,B2B公司董事會委託專門的調查小組進行獨立調查,查實2009、2010年兩年間分別有1219家(佔比1.1%)和1107家(佔比0.8%)的「中國供應商」客戶涉嫌欺詐。調查發現,B2B公司直銷團隊的一些員工,為了追求高業績高收入,故意或者疏忽而導致一些涉嫌欺詐的公司加入阿里巴巴平台。在 5000人的直銷團隊中,先後有近百名銷售人員及部份主管和銷售經理需要負直接責任 。

B2B的運行方式是向國際社會推薦成為其會員的中國企業。國際買家的信任感來自B2B公司為這些商家打上的認證標籤「中國金牌供應商」(China Gold Supplier)。這也正是阿里巴巴模式的核心所在——收取會員年費,給予國內賣家認證,然後向國際買家推廣以促成雙方生意。

據南方週末報導,絕大部份涉案的商戶店舖均為特意設立以作詐騙全球買家之用。一般來說,這些店舖提供高需求的消費電子產品,並以非常具吸引力的價格、較低的最少購貨量和相對不安全的付款方式進行交易。由於受害者均在海外,事發至少兩年的欺詐事件此前並未進入國內媒體和公眾的視野。但南方週末調查發現,在國外至少兩個以上的網站,彙集了超過600個受害者投訴。

世界接軌的 基點

一個在加拿大註冊的公司 XemmeX 建立了Alibabascam.com(阿里巴巴詐騙者)網站,供國際客戶張貼被騙信息,至今已有556條信息。最早的一個帖子發佈於2009年12月 20日,發帖人聲稱自己被上海HUANGFENG貿易公司騙去了3000美元,在他向阿里巴巴網投訴3個月之後,該公司被關閉,但馬上出現了一家上海 FENGHUA貿易公司,聯繫人信息完全一樣。另有一家名為Alibaba Fraud Victim Database(阿里巴巴詐騙受害者信息庫)的網站,至今已收集到101名受害人,受騙金額至少11.6萬美元,最早的受害案 例發生於2008年。

在這些網上投訴中,有人付了錢但收不到貨物;也有人收到了貨物但卻是假貨或者次貨。無論是不發貨還是發假貨,幾乎所有買家都是通過沒有第三方擔保的方式進行的支付,一旦對方違約,交易無從保障。顯然,騙子公司必須藉助內部員工的合謀,才有可能躲避嚴格的認證程序。阿里巴巴方面不得不承認,近100名銷售人員及部份主管和銷售經理,需要對其故意或疏忽地容許騙子規避本公司的認證措施及在國際交易市場上有組織地進行詐騙的商戶店舖負直接責任。

韓國投資公司Mirae Asset的互聯網行業分析師溫天力(Eric Wen)表示,B2B公司正在經歷雙重「系統危機」,一方面,部份銷售人員在業績壓力和利益驅動下進行欺詐;另一方面,阿里巴巴平台缺少淘寶這樣 的信用評價體系和支付寶這樣的支付保障工具,也讓欺詐更容易發生。留給繼任者陸兆禧的難題在於,僅僅依靠價值觀的捶打,將來能否避免欺詐事件的再次發生。


作用國際性企業,如何在價值觀上與國際接軌,已成為中國企業面臨的難題。(Staff: TED ALJIBE / 2007 AFP)


自曝家醜是一種道德和責任擔當

作用國際性企業,如何在價值觀上與國際接軌,已成為中國企業面臨的難題。據名城西安報導,在國際上,重視企業的道德和責任,越來越成為一種潮流,是否能承擔道義上的責任,是否在促進這個社會變好,成為社會評價企業最優先的指 標。蘋果公司近期就公佈了對供貨商在不道德用工方面的調查;耐克甚至公佈了一向被視為商業機密的700個供貨商的具體情況。

與一些企業在出現問題時首先隱瞞比起來,阿里巴巴迫於生存而只能選擇自曝家醜。報導指,而那些製造了石油洩露、礦難、潰壩、污染等事件的國企,不但在事發後極力推卸責任,也絲毫沒有表現出來老實和擔當的精神。而在360與QQ之爭、蒙牛 與伊利惡鬥等事件中,民企也表現得同國企一樣不負責任。漠視公眾利益甚至綁架公眾利益,成為國內企業面對危機時的本能反應。

相關新聞
【工商閒談】我看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市值縮水逾1500億  跌破發行價
阿里巴巴:行動重要阿里巴巴已捐款五千萬
阿里巴巴推出全球進口網路平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