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大不同(3)

標籤:

每位員工都有些微差異。想留住有才能的員工,讓他們的表現更上一層樓,必須辨識每個人的特質,想辦法利用這些特質。

然而基於種種理由,到最後經常都是窒礙難行。

第一個理由是,大多數組織有其制式做法與詳細的能力考核紀錄,都在大部分員工皆一樣的前提下運作,至於不一樣的員工則需要重新訓練,直到跟大家一樣為止。

尊重個人差異的管理人,在這種組織往往只會四處碰壁。

其次,因人而異的管理風格要比一視同仁的做法更費時。在同時肩負其他責任的情況下,岡薩雷斯、曼得斯、傑克森大可以無視每個人的特有模式,向大家表示:「聽好,這就是我的管理方式,喜歡的話,很好,不喜歡的話,請另謀高就!」但他們都沒這麼做。

實際上,某些組織讓一名經理的管理範圍擴展到三十、四十、甚至五十名員工,難怪這些管理人會採取比較容易的做法。

如果你剛好待在一家以相同方法訓練每位員工,以期得到相同風格的組織,重視個人差異的做法可能會處處受挫。

然而,我們可以討論前述第二項時間不夠的理由。從幾方面談談該如何管理具有不同專屬特質的個人。

一視同仁等於一事無成

有人說,如果真想知道該如何跟某人共事,應該跟他打一場高爾夫球。這主張也許有其價值,但並不是最實際的建議。

有人瞧不起這種球賽,因為喜歡的人在需要的時候不見得有十八洞可以打。況且,還有更省時的方法可以仔細探知每個人的能力。

管理人在得知下屬的五大天賦之後,可以閱讀每項主導特質後面的建議事項,挑出幾項看起來特別吻合該員工的主導特質。

針對挑出來的主導特質,找適當時機跟員工談一談,彼此切磋琢磨。每次找一位員工,將慢慢發現自己有如擁有魔法般地體驗到類似岡薩雷斯、曼得斯、傑克森等人近乎完美的表現。
當然,花時間與員工相處得到的洞察力是無可取代的,尤其擁有「個別」的主導特質更是如此。

如果員工不相信管理人的用心,即使管理人有什麼想法也愛莫能助。然而,如果管理人不是缺乏信任而是缺乏時間,以下這些建議也許派得上用場。@(待續)

摘編自 《發現我的天才》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商業周刊 提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