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震災對東南亞經濟影響有限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3月23日訊】(美國之音報導)日本的地震和海嘯災難預計將對東南亞經濟造成影響,但是經濟學家說,損失看來將是有限的。他們指出,隨著各類公司從自然災害較高的地區外遷,東南亞地區可能會獲得更多來自日本的投資。

日本向東南亞的工廠提供用於汽車、電器和其他產品的零部件,而最後的成品又會反銷到日本。

在地震和海嘯襲擊了日本東北地區之後,特別是核電站受到破壞,導致這條供應鏈被切斷,很多工廠被迫停產。

很多東南亞國家都嚴重依賴對日出口。日本占印度尼西亞出口市場的20%,菲律賓的17%。柬埔寨、老撾和新加坡也都以較小的規模向日本出口產品。

地區經濟學家認為,東南亞的出口今年會受到損害。不過,日本對這次災害的破壞程度以及核電站的情況都還沒有定論,所以任何對貿易損失的評估也都是暫時的。

荷蘭國際集團(ING Financial Markets)駐新加坡的首席亞洲經濟師蒂姆.昆登(Tim Condon)說,最惡劣的情況將跟2008年全球爆發金融危機的時候差不多,當時日本的進口減少了將近一半。

他說:“假如這次地震造成的破壞很嚴重,那麼印度尼西亞的國內生產總值就會減少0.7%,菲律賓減少0.35%,東南亞其他國家受到的影響就更小。也就是說,各國受到的影響大小不一,印尼算是最大了,有些國有受到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昆登認為,最好的情況大概跟1995年神戶地震造成的損失差不多,當時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減少了大約2%,但是地區貿易很快就獲得了復甦。

世界銀行說,日本這次地震和海嘯的災後重建大概需要五年時間,耗資2350億美元。

不過,隨著重建工作的展開,日本經濟會在今年下半年開始加速增長。

宋磊磊是亞洲開發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他說,只要不發生任何重大的核污染,日本經濟將會很快反彈,跟東南亞國家的貿易也會跟著恢復。

他說:“我們仍然在評估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受到的影響。不過,依我看影響不大。我們目前預期的東南亞經濟的強勁增長也不會有所改變。”

東南亞經濟體去年平均增長了7%。

宋磊磊指出,在東南亞各國中,泰國受日本的經濟影響最大,部份是因為泰國的汽車工業欣欣向榮。主要的汽車公司都在泰國設立了工廠,泰國因此而被稱為東南亞的底特律。

昆登認為,由於暫時得不到來自日本的零部件,泰國的汽車工廠會面臨一些短期的問題,然而這次災害並不會給泰國汽車業造成嚴重傷害。

他說:“我認為情況或許將恰恰相反,因為汽車公司將會考慮分散他們的生產基地,把工廠搬到成本較低和地震較少的地方去。”

泰國跟日本的經濟關係還通過債務而緊密相連。泰國外債的60%多是以日元計價的,只要日元升值,泰國的還債成本就會隨之增加。

不過,經濟學家說,由於泰國的外債總額並不高,即使日元升值,也不會給泰國造成太大的困難。(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日本農作物檢測出放射性物質 亞洲各國急因應
日強震 李登輝憂日本政府領導力
日本食品輻射超標 鄰國急因應
迪士尼局部恢復日本業務 東京樂園仍關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