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電子發票捐社福 月僅10幾張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麗婷台北23日電)政府已開始試辦電子發票,伊甸基金會北區資源中心主任曹儉今天表示,以往民眾會隨手捐發票,試辦電子發票後,本月到目前為止,只收到10幾張民眾捐的電子發票。

統一發票開獎將增加千萬大獎,有社福團體擔心捐發票做愛心的人變少,但是多個社福團體今天說,政府試辦電子發票計畫,很多民眾不知道可透過儲值卡捐發票,更令人擔憂。

伊甸基金會北區資源中心主任曹儉今天受訪表示,政府推動電子化,消費者購買商品也有所謂儲值卡,很多民眾可能搞不清楚儲值卡的電子發票要怎麼使用,或是乾脆放著,也不會特別去對獎。

曹儉說,以往民眾捐發票是善心加上便利,隨手放進社福團體的發票箱,但若電子發票推廣後,系統若沒有緊密結合或宣導不夠,會捐出電子發票的民眾,將會更少。

曹儉說,政府已經試辦電子發票,但以3月到目前為止,收到捐出的電子發票只有10幾張,數量相當少。

創世基金會表示,順手捐發票的口號已有20多年,好不容易建立起民眾做公益的習慣,這種無私的風氣建立不容易,破壞卻很快,電子發票若捐贈不便利,民眾善心捐發票的習慣,將慢慢式微,隨手捐發票口號也會成為歷史。

創世基金會呼籲政府,應創造民眾、社福團體、政府間三贏局面,要做環保,但也要透過政府力量,加強宣導捐發票,或提出有效配套措施,讓想要發揮愛心捐發票的民眾,仍可方便的捐出發票。

兒福聯盟執行長王育敏受訪表示,過去民眾可能不在意小額發票中獎,再加上方便,因此,隨手捐發票,但推行電子發票,民眾是否了解捐出方式、會不會嫌麻煩而不想捐發票,相關問題都會對社福團體喊出的捐發票活動有所影響,發票數量會下降很多。

不過,王育敏說,若這是未來的趨勢,社福團體要改變另一種方式,加強宣導提醒民眾繼續發揮愛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