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詞創作

傅正明:獻給陳光誠一家(組詩選章)

沙饃饃

一粒沙兩粒沙三粒沙四粒沙

一捧沙兩捧沙三捧沙四捧沙

一沙一世界的大千世界微觀一景

兩千年前一個故事的現代翻版――

山東臨沂東師古村簡陋的平房門前

灰濛濛的天空,一株烏鴉飛離的枯木

幾樹托不住小鳥的弱枝

由青變黃的數杆竹子

竹葉在風中飄零竹節挺直不彎

一個名叫克斯的小姑娘

沒有玩聚沙塔(注1)的童子夥伴

同齡小朋友都上學前班去了

她獨自玩媽媽給她弄的一堆

沙子,手裏拿著一個小碗

蓋住一捧沙再揭開小碗

呀!一個沙饃饃,一二三四五六七……

兩個給爸媽一個給奶奶

一個給哥哥一個留給自己

剩下的送給也許路過的小朋友

她不相信爸爸做了什麼壞事

可是,爸爸被三輛車送回來之後

他們――圍在屋角四周盯著的人

為什麼攔著爸媽不准出去?

為什麼不准爸爸去醫院看病?

為什麼不准媽媽上街買吃的?

小姑娘餓了,沙饃饃散亂一地

在白日夢中她夢見熱騰騰的真饃饃

九九乘法口訣

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四四八三二

五八四十六八四八七八五六八八――

回到家裏的小姑娘

拉著爸爸的手背誦九九乘法口訣

八八――爸爸,八八是多少?

爸爸好像哽住了

六四,他的臉上掠過一絲陰霾

但他肯定地說:記住,是六四

孩子並不知道這個數字的特別意義

她重複爸爸的話:哦,是六四 !

因為這個犯忌的數字

人們在悄悄議論「5月35日」事件

那一年陳光誠是滿了十八歲剛上小學的盲人

卻比許多長眼睛的人開蒙得更早看得更清

他心靈的眼睛透過深邃的墨鏡

看到與六四屠殺併發的另類暴行

――強行墮胎絕育的原始野蠻

挺身成為抵抗另一隊坦克的英雄

陳光誠的眼睛

「光誠看不見,我就是他的眼睛」

袁偉靜――一個偉大的妻子和母親

明辨的盲人嚮導賢慧的農村女性,

在丈夫羈獄的日子裏

避開監視的耳目為他的自由奔走呼籲

她翻過的院牆如幾百年紫禁城的宮牆

她跋涉泥濘如經歷四十九天「中陰」

她的汗水澆灌的滿園蔬菜

堆在牆角的南瓜白菜蘿蔔

是他們一家果腹的食物

另一個牆角堆放著奶奶撿來的枝條樹葉

是一家人燒飯取暖的唯一燃料

家養的雄雞啼曉時

黎明退縮,仍然是刺骨的寒夜

幾聲狗吠,深巷中並無恬靜

只有比東晉末年更濃厚的黑暗

比西西里更恐怖的夢魘

漏網的攝像機

袁偉靜舉起漏網的攝像機

聚焦了比《國家形象》更形象的圖景

彌補了「人物篇」缺席的中國的脊樑

取得了「角度篇」無法取得的景深

偶爾有模糊的影像

我們看不清靠牆的書架上

那些由她充當眼睛的思想著作的書名

但見證的視頻洪亮了良知的聲音

山東黑手黨

時光隧道飛速倒退

起點和終點都是巨大黑洞

張開吞噬地球的饕餮大口

一個盲人內心的燭光在突圍逃遁

所有的通往那個村莊的道路都被堵死

所有的開往那個村莊的車輛都被攔截

所有的靠近那條道路的記者都被攆走

所有的對準那條道路的相機都被損壞

帶著關懷而來的南腔北調的普通話

金髮碧眼的英語法語德語

遇見不懂人性鼓睛暴眼的山東方言

撞上土八路沒有車號的汽車和凶器

義大利警察奇襲西西里的消息傳來

北京警察半夜驚起

匆忙繫緊與山東黑手黨的連襠褲

把營救光誠的北京聚餐掀翻在地

但中國民間的良心不會死絕

防火長城過濾綠壩

擋不住Internet、Facebook、Twitter翻牆越堤

自由世界不會被「紅色滲透」蠶食殆盡

緊閉的解脫之門

幾百年前一個哲學家在打便宜的算盤

構想一個隱身人監控眾多囚徒的圓形監獄

有採光的設計和「看不見的全見的溫情」(注2)

新世紀一個盲人住宅附近

村頭路口的攝像頭如鷹隼伺機俯衝

院落牆角的強光燈如獵犬全方位搜索

十幾輛專車幾十個專人團團圍住的斗室

成了全世界最昂貴的荒誕監獄

陳光誠有足夠的勇氣戰勝恐懼

卻難以排解身心被捆綁的焦慮

苦諦,仍然像佛陀的時代一樣

陳家緊閉的解脫之門

縫隙裏插上了堵門的細鐵絲小鐵棍

一天二十四小時三班輪值

把門的牛頭馬面也是人

值夜班不准睡覺也要打個盹

他們夢見比「五毛」來得容易的鬆活錢

被黑老大以瀆職的名義扣發

驚醒過來發現一場虛驚

趕忙睜大警戒的眼睛

袁偉靜在內牆堆起高高的玉米秸

遮不住趴在外牆上窺視的賊眼

擋不住「聽窗根」的人體竊聽器

奈不何安裝的手機幹擾器信號遮罩儀

語言是存在的家園

人在這個家中安住――

海德格爾如是說,言說交流

是古老的區分人與動物的標識

野蠻人企圖把真正大寫的人

逼到非人的境地

託孤

沙地城堡維穩的祭壇

垂青豐饒的民脂民膏的供果

渴望健康人的血

和鮮活的生命

一個矢志維權的殘疾人

成了病態社會最健康的男子漢之一

焦慮的妻子開始尋找最後的援手

請聽聽她絕境中託孤的聲音:

克仁和克斯都是聰明懂事的孩子

克仁寄養在外公婆婆家裏

他不小心用菜刀把手指頭剁傷了

傷口癒合了嗎?他們不准我去醫院探視

假如上頭的老人撒手人寰

假如有一天我們不在人世

我就把我們的兩個孤兒

拜託給關注我們一家的朋友們

謝謝!謝謝!

這是一個母親

給中國和世界的遺囑

絕望的呼籲重複著中學課本刪除的聲音:

救救孩子!救救孩子!

注釋:

1 據佛經傳說,德勝童子曾與童伴在路邊玩聚沙造塔的遊戲,見佛陀經過,高興地捧沙塔作為供養。

2 十八世紀的英國哲學家傑瑞米.邊沁設計了一種圓形監獄:四周的環形建築分隔成一間間囚室,囚室一端面向外界,用於採光,另一端面向中間的監視塔,塔中的監視員可以時刻監視到每間囚室,囚室裏的犯人因為逆光效果而看不到監視人員。一位建築師認為這樣的監獄具有「看不見的全見的溫情」(the sentiment of an invisible omniscience)。

2011年2月,寫於觀看維權律師陳光誠被軟禁在家的視頻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