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日震災 經濟影響有限

標籤:

【大紀元4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11日專電)國際貨幣基金(IMF)今天公佈今年4月世界經濟展望第1章和第2章。報告指出,日本3月發生連環災難,傷亡慘重,雖然不確定性仍高,但預料對宏觀經濟的影響有限。

報告建議,日本財政的優先政策是支援重建。一旦重建工作啟動,並瞭解損害程度後,政府應注意重建支出要有1個清晰的財政政策,降低中程公債的比例。

在全球經濟方面,報告預估今年及明年的世界實質國內生產毛額將成長4%,略低於去年的5%。其中先進經濟體可望成長約2%,新興和開發中經濟體將成長約6%。

報告指出,全球經濟復甦正在加強力道,但先進國家的失業率將繼續維持高檔,而新興經濟體則面對新的宏觀經濟風險。

國際金融狀況持續在改善中,不過仍處於不平常的脆弱狀態。許多新興經濟體因需求強盛,面臨經濟過熱的危險。

開發中經濟體,尤其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已恢復快速而持續的成長。但食物和物價的上漲,對窮困的家庭造成威脅,加大中東和北非的社會和經濟緊張情勢。

報告警告,由於危機高峰已過,國際決策者間採取金融改革行動的急迫性及合作意願正在降低。對先進國家而言,如果因為面對國內政治、經濟困難而拖延金融調整,那是錯的。對新興經濟體而言,如果因面臨通貨膨脹壓力,而拖延匯率調整,那也是錯的。

要加快中程國際經濟復甦,必須加速全球需求的平衡。報告說,要達到這個目的,各國必須採取行動。對外有逆差的經濟體,應該進行財政調整;對外有順差的經濟體,則應該加大匯率的彈性,並進行結構性改革,革除變相鼓勵儲蓄的制度。

報告說,許多新興經濟體希望先看到先進經濟體採取緊縮政策,它們才會跟進。其實新興經濟體的決策者應該說服他們的老百姓,不要管別人有沒有採取行動,自己先採取因應行動,才符合自己的最高經濟利益。

這份報告也指出,美國政府財政2011年已經從鞏固轉為擴張。美國應努力降低中程預算赤字,並從社會福利和稅制改革著手。

對歐元地區,報告認為,儘管經濟顯著進步,但市場仍對部份國家遭受市場壓力的前景感到憂心。

報告建議,歐元地區必須有足夠、低代價及具彈性的資金支持強大的財政調整、銀行重建及改革,以強化競爭力和成長。歐元地區銀行也必須通過強大的壓力測試,並進行重建和增資,強化信任。

相關新聞
IMF憂亞洲新興國家通膨攀升
IMF投票權改革案生效
IMF調低愛爾蘭借貸利率
IMF:美歐通膨劇漲風險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