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找到你該買的股票:精通少數幾件事

理查.柯克、李奧.高夫

標籤:

方法3─專業化

■ 精通少數幾件事

■ 成功投資人懂得專業化

■ 你是哪方面的專家?

本章的方法需要花時間,也需要具備某些特殊技術,適合第二類和第三類人格的投資人。

精通少數幾件事

某項放諸四海皆準的美好生命準則,就是專業化勝出。

這就是生命演進的過程,每項物種都可以尋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態利基。這是游擊隊勝出的理由,解釋了越共為什麼可以打敗美軍,也說明了阿富汗何以能將蘇聯紅軍驅逐出境。

這也是企業創造藍海商機的原理:當新秀企業不循著既有強大對手的路數過招,而是另闢蹊徑、見縫插針,找到自己的獲利點,就會能拿下自己的利基,並攫取龐大商機。

例如,蘋果在1970年代專注發展個人電腦,因此擊敗了藍色巨人IBM。而瑞典宜家家具(Ikea)成功打入家具市場,就是靠專注發展具有高度設計感的自行組裝家具。

而Marks & Spencer得以成功進軍食品零售業,就是靠專注發展種類較少、品質較高的便利食物。商場上不知道有多小公司,以專業化原則輕取規模龐大、資金雄厚的大公司。

在美國,機車坐墊零組件業者Johnson Controls(JCI)的成功之道,就是決定不設計生產的汽車坐墊。JCI購買其他公司生產汽車坐墊,而非延伸自己的生產線。

同樣地,美國大企業奇異(GE)則努力分析和重新思考旗下各項事業的市場表現,並只經營具有最大成長潛力的市場。

奇異的確在管理科學上採用專業化原理,並培養不少分析團隊,強迫旗下子公司時時重新思考並審視顧客需求,以尋找專業化的方式。

這項原則對小公司尤其重要,沒有專業化的小公司必倒無疑。專業化的公司成長迅速,獲利也往往優於產品線豐富的公司。

這項道理也可以運用在投資。只精通幾件事,或甚至一件事,遠比樣樣通、樣樣鬆來得更好。許多投資人,包括散戶投資人和基金經理人在內,都弄錯這一點。

他們覺得把財經報紙從頭讀到尾才是王道,他們覺得這樣做才可以掌握經濟、技術和管理的脈動,也認為將投資分散在不同的產業、地區和各類型公司,才是高明之舉。

想這樣做的投資人,必須是處理資訊的小天才,或是有本事在駁雜龐大的資訊中,汲取出真知灼見,還要了解的比專家多。

不過呢,僅精通一項技術並埋頭苦幹的專才,表現往往優於光鮮亮麗的通才喔。@(待續)

摘編自 《怎麼知道這檔股票能賺錢?》 大寫出版社 提供

相關新聞
投資者如何從德國能源轉型中受益
家庭理財最容易犯的5個低級錯誤
多家中國概念股在美爆財務問題 遭停牌
美股紅通通 投資人卻敬而遠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