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紙紮時尚化 台學者:擬人化信仰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4日報導】創意清明專題報導3(中央社記者蔡和穎台北4日電)紙紮文化在台灣祭祀傳統行之有年,近年時尚紙紮當道,傳統「金童玉女」式紙紮越見式微。民俗學者認為,不管是哪種紙紮,都只代表一種擬人化的信仰,「紙屋親人怎麼住?」

在政府主張「殯葬自主」前提下,台灣的紙紮業並未直接受到法律規範,內政部民政司長黃麗馨表示,葬儀目的都是讓情感得到紓解,政府推動環保葬法,不過如何規畫往生親人的儀式,都予以尊重。

傳統紙紮通常是指給往生親友在陰間的生活必需品,如房子、汽車、金童玉女、紙衣等,糊紙店師傅用竹子和棉紙、玻璃紙製作成實物樣貌,以燃燒紙紮祭品方式,送禮給先人。

台灣近年流行的時尚紙紮,以「天堂」概念取代「陰間」,產品貼近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和需求,食衣住行都可紙紮,透過彩色印刷與精緻工法呈現,讓紙紮品更顯逼真。

不過,嘉義大學史地學系研究所副教授阮忠仁認為,不管是舊式紙紮或新式紙紮,都是滿足家屬對往生親人需求上的想像。

他表示,從殯葬考古學來看,並無文獻顯示古代有紙紮文化,古人葬儀多用實品,也就是燒1棟實質的房子,漢代曾有出現「金紙」,不過當時的金紙是用真的黃金製成的紙。

阮忠仁認為,紙紮文化是一種對信仰過分擬人化的想像,近年當道的時尚紙紮,「多半是生意經」,建議民眾試想「燒紙的房子親人怎麼住?」

他呼籲,最重要是心誠則靈,若真以宗教修行角度來看,越少的慾念,才會讓往生的親人在另一個世界存得更高的道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