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應對 預防海嘯小貼士

人氣 81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5月10日訊】 (大紀元記者陳沁怡溫哥華報導)日本3.11地震引發大海嘯之後,一個星期前,猛烈的龍卷風毀壞了美國南部的城市,並造成300多人死亡。作為5月1-7日應急週的一部分內容,卑詩省府提醒住在可能受到海嘯影響地區的民眾,如何應對緊急情況的發生。
  
1.要轉移到地勢高的地方。如果由於處於接近海邊的地震帶,強烈到感覺站立不穩,就必須跑到地勢較高的地方,至少是高於潮汐高度10米或30呎的地方;留意自己所居住的社區附近,是否有註明的安全地帶;避免使用車輛,如果可以,使用路徑,它們通常都會比較短以及更安全抵達高地。
  
2.要遵守緊急官員的指示,在第一個24小時裡,電話只用來報告具有生命危險的緊急狀況。
  
3. 不要跑到海灘上看潮汐。海嘯可以在很短的距離內發生很大的變化,海浪可以突然大幅增高。
  
4. 保護好你自己、家人和財物。事先就要了解好海嘯來臨時,你和家人的疏散地;要知道安全地點在哪裏;準備好家庭應急包,以便不時之需。

海嘯小知識:
  
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當地震發生於海底,因震波的動力而引起海水劇烈的起伏,形成強大的波浪,向前推進,將沿海地帶一一淹沒的災害,稱之為海嘯。除了地震外,也有可能是由於火山爆發而引發海嘯。
  
根據維基百科資料,海嘯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內、里氏地震規模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嘯波長比海洋的最大深度還要大,在海底附近傳播也沒受多大阻滯,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傳播過去,海嘯在海洋的傳播速度大約每小時500到1000公里,而相鄰兩個浪頭的距離也可能遠達500到650公里,當海嘯波進入陸棚後,由於深度變淺,波高突然增大,它的這種波浪運動所捲起的海濤,波高可達數十米,並形成「水牆」。
  
此外,海底火山爆發,土崩及人為的水底核爆,或者是隕石撞擊都會造成海嘯,「水牆」可達百尺。而且隕石造成的海嘯在任何水域也有機會發生,不一定在地震帶。不過隕石造成的海嘯可能千年才會發生一次。
  
海嘯等自然災害都會產生次聲波,大象可以聽到次聲波,對遠處發生的火山地震都會有反應,像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產生的海嘯,由於大象聽到海嘯產生的次聲波,不聽主人指揮,快速離開現場,乘坐大象的遊客才得以生還。
  
加拿大公共安全部門每年5月第一個禮拜舉辦緊急應對週活動。◇

相關新聞
北韓間諜落網 韓國緊急應對
「裸官」三十六計走為上 各級緊急應對
海灣地區緊急應對漏油的心理影響
詹嘉露拒辭職 將開緊急應對會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