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名勝古蹟

朝辭白帝彩雲間--「詩城」白帝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唐.李白〈下江陵〉

李白這首七言絕句,流傳千年,為人所讚賞、傳頌,詩中的白帝城也因此而聲名大噪。歷代有名的詩人杜甫、白居易、蘇軾、黃庭堅、陸游等都曾登白帝、遊夔門,留下大量膾炙人口的詩篇,所以白帝城又有「詩城」之美譽。

白帝城,在現今四川省奉節縣東的白帝山上,位居高山,形勢險要,雄偉壯觀。由於白帝城位於瞿塘峽口的長江北岸,東依夔門,西臨八陣圖,地處水陸交通要塞,更是長江沿岸進出四川的必經之地,故有「水陸要津要,全蜀東門」之稱,因此三國時代的蜀漢,曾以此為防吳重地。

白帝城的由來

「白帝城」之名,最早出現在東漢初年。王莽篡漢後,於更始元年被反莽起義軍殺死,他的手下大將公孫述就占據四川,獨霸一方。在天府之國的四川,公孫述勢力漸成,更野心勃勃的想自立為王。他發現瞿塘峽口地勢險峻,易守難攻,於是在此築城、駐兵、屯田。

不久,公孫述假借夢中神人語︰「八ㄙ子系,十二為期。」意思是,「八ㄙ」即公,「子系」即孫,能當十二年皇帝,他想以此作為自己稱帝的根據。又當時值四月初夏,城中的白鶴井經常有白氣冒出,傳說其形狀宛若一條白龍,直衝九宵。

公孫述就借此製造輿論傳說「白龍出井」,此為瑞應,象徵他是真龍天子的吉兆。於是他自封為王,號大成(因在成都起事),年號龍興,色尚白。西元25年,他自稱「白帝」,將山改為「白帝山」,修建的城壘就稱為「白帝城」。

白帝廟內無白帝

西元36年,公孫述為劉秀所滅,白帝城被毀於戰火中,現存白帝城是明、清兩代修復遺址。由於公孫述稱帝期間,各地戰亂不斷,唯白帝城附近較為安定,因此當地老百姓就在白帝山頂修建了一座「白帝廟」,塑像供祀,用以紀念公孫述。

三國時代,東吳孫權大敗蜀漢劉備,致劉備兵退虁門外,從此一病不起,就在白帝城附近的永安宮託孤於諸葛亮。由於公孫述帝號是僭稱非正統,因此明朝時公孫述的塑像被移走,改祀劉備、諸葛亮像,後陸續又增加關羽、張飛像。但是,「白帝廟」之名一直沿用至今,也形成了白帝廟內無白帝,而長祀三國人物。

千年古蹟 文物瑰寶

白帝廟正對大江,廟門兩旁古柏參天,有明良殿、武侯祠、觀景亭、望江樓等明清建築。廟內有許多歷代的碑刻、詩文,陳列的文物、工藝品有一千多件,著名的有東周時期巴蜀柳葉形銅劍,手工精巧、細膩,令人讚嘆其製作之巧思。

東、西兩處碑林位於明良殿與武侯祠兩側,陳列了七十多塊完好的石碑,碑文是篆、隸、楷、行、草各種字體,為歷代的書法藝術珍品。其中,隋代碑刻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東碑林的〈鳳凰碑〉與〈竹葉碑〉,技藝精深、風格獨特,是白帝城珍藏的兩塊最具藝術價值的碑刻精品。

白帝城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景色優美迷人,是中外遊客必到的三峽旅遊勝地。城內的古建築、古文物、古今名家書畫,使這座古城更添一層濃濃的歷史文化藝術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