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華人民主書院」平台 促深化兩岸三地民主

人氣: 3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5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北報導)六四22周年前夕,來自台灣、香港與中國海外的9位學術、社運與民主人士,5月30日於台北宣布成立「華人民主書院」,由六四民運人士王丹擔任書院主席,預計今年的9月正式開學。他們期望在網路上,於兩岸三地乃至全球華人社會普及民主理念、深化民主理論、壯大民主動能,對民主事業做出貢獻。

書院將在香港登記註冊,以兩岸三地及世界華人為招收對象,透過網上及面授方式,藉由網路平台向青年提供教育,為民主扎根。書院董事會的9位成員,分別為台灣的政大社會系專任教授顧忠華、中華大學行政管理系副教授曾建元及前新聞局長、立委參選人林佳龍,香港的民主黨主席何俊仁、社會民主連線主席陶君行、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講座教授、書院院長鄭宇碩,以及中國海外的王丹、中國民主團結聯盟前主席胡平及中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共同主席王軍濤等人,他們現場暢談理念,其中胡平及王軍濤則以視訊方式表達其理念。


由兩岸三地民主人士共創的「華人民主書院」30日正式成立,由王丹(中)擔任董事會主席,書院初步將以兩岸三地華人為招收對象,藉由網路來傳播民主的思想。(攝影: 鍾元 / 大紀元)


王丹:透過網路 深化兩岸三地民主

王丹表示,書院在兩岸三地公民社會首度合作下,希望透過網路,深化兩岸三地民主發展。王丹指出,發展民主化很重要指標是公民社會的成長,而網路民主平台、青年及民主教育是我們最為關心的,華人民主書院就是要藉助網路對青年進行教育,藉以壯大公民社會,鞏固、深化及推動兩岸三地的民主化。

鄭宇碩:有基本人權才能活的有尊嚴

鄭宇碩表示,中共總理溫家寶說,人能夠活的有「尊嚴」。他指出,香港人生活在民主自由社會裡,我們覺得人要活得有尊嚴,一定要能享有基本人權,能自由生活在民主社會,最起碼政府要鼓勵大家說真話。但我們看到在中國說真話的下場,連讓人站出來說真話的環境都沒有。我們期望建立平台,讓所有人都能有機會說真話。他並強調,民主、自由及人權是最重要的普世價值,也一定是中華民族的未來。

林佳龍:中國不民主世界不會安寧

林佳龍表示,華人民主書院的創立,在談兩岸三地民主的發展中,台灣民主經驗能貢獻給華人社會的資產,是台灣能夠直接選舉總統及國會。如果華人社會的台灣可以做到,香港特首應該也可以讓香港人選舉產生,同樣上海市長為何不能讓上海人來選舉?他認為,兩岸交流應該包括民主經驗的交流,並透過民主選舉來拉近華人社會的距離。他強調,中國不民主世界不會安寧,台灣在中國大陸的旁邊,更應該積極關心、研究參與,促進中國的民主發展,因為只有全世界普遍民主了,台灣才能享有永久的和平。

何俊仁:中國不民主 香港歷史責任未完成

何俊仁表示,書院決定在香港登記註冊特別有意義,因為今年是辛亥革命百年,回顧過去香港扮演非常特殊的歷史角色,100多年前香港就是向大陸輸出進步的改革甚至革命的思想,推動中國大陸走向民主自由憲政的方向。辛亥革命要求中國變成民主自由的國家,但這目標沒有完成,香港歷史責任還是沒有完成。

何俊仁指出,在回歸後香港市民爭取香港成為民主的地方,成為整個中國大陸首先成功民主化的地方,雖然香港還在非常困難的奮鬥中,但書院成立對香港也是很大的鼓舞。網路平台是面對大陸,要讓中國13億人民得到追求自由開放民主的訊息,這是推動思想的文化學術機構,並不是行動的組織,我們希望大家為自由、人權、民主、法治、憲政共同努力。

曾建元也表示,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週年台灣與香港有機會繼續在新的世紀為華人民主共同攜手奮鬥,這是非常榮幸的歷史任務。

中國人也應享有政治自由、民主

顧忠華表示,民主書院對華人的發展絕對有非常大的作用,我們很希望中國人士未來也翻牆過來享受吸收自由的空氣,香港及台灣都可以有選舉、政治參與的自由,為何中國人不能享有政治自由?我們希望在思想上啟發更多人共同鞏固、追求及深化民主。

陶君行表示,大陸有很多的遊客及學生來香港或台灣,這是讓他們自由參與平台很好的機會,書院不是搞革命,我們相信利用平台將台灣、香港及外地的民主理念、價值及經驗結合,這將讓中國及世界民主有很好的發展。

王丹:馬英九若有意願歡迎來授課

對於媒體問及是否會邀請馬英九總統擔任教職?王丹指出,書院剛籌備成立,希望盡可能擴大兩岸公民社會參與,在台灣當然非常期待藍營、執政黨都能有所參與,馬英九若有意願歡迎他來授課。

王丹也表示,兩岸發展其實民主才是大家共同的訴求,兩岸關係近幾年的發展讓他有些憂慮,他擔心太多的經貿交流,會影響台灣對中國大陸政治、人權和民主發展的關切,期盼能透過華人民主書院做出呼籲。

王丹認為,台灣也應去關心別的國家、別的地區的民主人權發展,尤其在華人社會的大背景下,如何推動讓民主發展成為兩岸三地和平交流的基礎,這是未來兩岸三地都要面臨的考驗,他希望書院在這課題上也能做出努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