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奢侈稅上路 進口車商嘆錢難賺

-奢侈稅上路專題之3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趙曉慧台北31日電)台灣奢侈稅明天正式上路,進口車商表示,許多車主已經提前購車,後續買氣還要再觀察。車商大嘆以後生意不好做,未來只能向原廠壓低價格,或是減少配備,維持利潤空間。

俗稱奢侈稅的「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明天正式實施,包括駕駛人座位在內,座位在 9座以下的載人汽車,且每輛銷售價格或完稅價格達新台幣300萬元者,稅率為10%。

符合課稅價格的汽車多半是歐洲進口車,包括耳熟能詳的寶馬 (BMW)、賓士(Mercedes- Benz),還有奧迪(Audi)、福斯(Volkswagen)的部分車款,當然還有千萬級以上手工打造的頂級超跑。

若按照奢侈稅課稅方式來看,最低課稅額也要30萬元起跳。這一筆多出來的稅額,先由車商支付,再轉嫁給消費者。

談起車主反應,歐系車代理商說:「有錢人其實都很精明,他們當然是能避就避,覺得幹嘛要多付30萬元?所以,很多車主都已經提前買車。」

車主提前買車效應,從今年4月車市掛牌數就可以窺見端倪。日系車因日本強震導致缺料、無車可賣,當月銷售量衰退幅度最多的裕隆日產(NISSAN),4月就月減50.8%、年減30%。

當日系車銷售紛紛衰退之際,高價車主卻因奢侈稅效應而提前購車,促使歐系車大幅成長。BMW今年4月的買氣最強,月增率雖僅0.1%,卻是唯一月增率成長的車商,年增率更成長1.04倍。

為了避開奢侈稅,進口車商也趕緊提前進貨。在 6月 1日奢侈稅正式上路前夕的最後一個週日,巴拿馬籍烏托邦公爵號汽車船載著千輛雙 B進口車抵達台中港,碼頭旁一片進口車海,車商也派員加班辦理通關領車手續。

奢侈稅正式上路後,車市買氣是否繼續維繫不墜,或是反轉降溫?進口車商多表示,這還要再觀察,但可以確定的是「以後生意不好做」。

歐系車代理商分析,外界都以為進口車利潤很高,其實沒有,因為一輛進口車到港後要徵收25%至30%的貨物稅,還有17.5%的關稅,加總起來要繳稅42.5%至47.5%,還不包括港工捐。

為了吸引車主上門購車,進口車商說:「我們只好向歐洲原廠壓低價格,或是減少皮椅這種非安全性必備配備,但如此一來,就會降低進口車的高級感。」

另一位歐系車台灣分公司業者也持同樣看法。他說,「奢侈稅實施之後,業務員處理客戶的購車選配,也會變得不好處理」。

選配通常是車主的購車誘因,也是車商獲利來源之一。車主為了不想多負擔10%奢侈稅的轉嫁額度,可能會購買空車,再到其他車行添購需要的配備。

但是奢侈稅開徵已經成為既定事實,進口車商只能乖乖配合國家政策,不過還是忍不住抱怨兩句。

進口車商表示,「汽車不是珠寶或是房地產,可以透過炒作來增值,汽車一落地就開始折舊。汽車被課徵奢侈稅,這種稅上加稅的做法,對車商及車主來說都是雙重負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