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危機敏感時期 溫家寶訪歐引關注

人氣 2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06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金靖報導)中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已於6月24日上午飛抵歐洲,對匈牙利、英國和德國進行正式訪問。在歐債危機肆虐的背景下,特別是當前希臘債務危機正處於非常嚴重的危急關頭,溫家寶24日至28日訪問歐洲,外界對於此次中國是否會進一步買入歐元國債也予以密切關注。有專家和學者對溫家寶訪歐目地有不同的解讀。

經濟學家程曉農:歐債高危時刻 中共不會再談增持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中國問題專家、著名華人經濟學家程曉農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認為,雖然此前中共外交部發言人在6月21日的例行發佈會上高調表示,中國政府已經採取了增持歐元債券、支持歐元區國家克服危機的表態。但由於歐債危機、特別是希臘債務違約風險日前已到了高危時刻。情況已發生變化,中共不會再談增持歐元債券。

6月23日歐盟首腦會著重討論如何化解希臘債務危機,儘快解決這個威脅歐元區經濟的「堰塞湖」。有報導稱,作為國際金融危機的後續,希臘債務違約風險引發歐元區債務問題,目前已到「與時間賽跑」的地步。

歐盟委員會相關負責人稱其為「二戰後最嚴峻的危機」。一方面,危機可能擴散至愛爾蘭、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甚至比利時和法國,對歐元區的穩定造成嚴重威脅。另一方面,歐洲銀行業可能難以抵禦短期的巨大衝擊,全球風險溢價明顯上升,引發新一輪金融動盪,進而對目前復甦態勢不穩固的世界經濟帶來新衝擊。

時事評論家伍凡:歐債危機 中共拓展其影響力的機會

《中國事務》主編、時事評論家伍凡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歐債的危機,對中共來說是拓展其影響力的機會。溫家寶這次去歐洲,估計有三個目地。一是扶持歐元,加強與美元對抗。伍凡分析,隨著歐元區的形成及中國經濟體規模的膨脹,美國經濟在世界上的地位出現了相對下降,中共希望聯合歐元,挑戰美元,當然在歐債危機這個關鍵時刻會扶持歐元,最終使人民幣擺脫困境。

二是通過購買希臘債券,藉機促使希臘再次向歐盟遊說,解除對華軍售。通過購買歐洲軍火,要求歐洲開放高技術軍事裝備和高科技技術轉讓。

三是在取得比雷埃夫斯港的35年經營權的基礎上,通過購買希臘國債,進一步擴大在希臘的影響,以希臘為中共實施「木馬計」的橋頭堡,進一步透過海外投資,逐步從經濟上在歐洲大陸立足,實現最終大舉進軍歐洲市場的目地。

廣州外貿人士:一個窮人拿錢去救富人,完全是一種諷刺

廣州一進出口公司的洪先生對大紀元記者表示,由於歐債危機仍在持續漫延,一些歐洲國家出現新的巨額赤字、貿易壁壘與貿易逆差、失衡的經濟結構等,這也決定了歐債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充滿不確定性。在這種情況下,還加大其購買力度,其動機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中共如果購買歐債,就像「一個窮人拿錢去救富人,完全是一種諷刺,國內民企資金困難,靠借高利貸度日,卻不聞不問。

歐債風險加劇 中共何去何從

截止目前,中國超過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為世界之最,全球商界和政界領袖已將它視為一個重要的資金來源。在過去一年,中國領導人曾對歐盟為處理債務危機採取的措施多次表達強烈支持,中國已經增加了持有歐洲債券的規模。

歐洲金融穩定機制在6月中旬為近期批准的780億歐元葡萄牙援助計劃進行首次融資,將標售30~50億歐元該基金的10年期債券。該基金總額高達到4400億歐元。

未來一兩年歐元區國家融資總需求更高,匯豐銀行估計,從去年年末到2013年,愛爾蘭和葡萄牙大約需要融資1170億歐元,西班牙需要3510億歐元。

上月有報導稱,EFSF首席執行官Claus Regling 5月25日表示,中國對葡萄牙救助債券的競拍「很有興趣」,他預計中國會參與競價。

此前,EFSF首席財務官Christophe Frankel證實,中國參加了今年1月份針對籌資救助愛爾蘭的債券競拍,但沒有透露中國的具體投資金額。

儘管中國承認其仍是葡萄牙和希臘主權債券的重要持有人,但中國官員一直不願透露他們將在歐洲哪個國家進行投資。而愛爾蘭、葡萄牙和希臘等國主權債券風險較高。

日前受希臘債務前景的不確定性影響,歐元匯率近期重返跌勢。

相關新聞
《紐時》:歐債陰霾籠罩中國出口
兩個月虧損10% 中共主權基金請求再撥款
末日博士:全球經濟復甦之路崎嶇不平
澳媒:中共銀彈敲門 歐盟多國緊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