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海洋鑽探科技 台盼引進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7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柏林20日專電)行政院國科會「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天然氣水合物工作團隊與德國不來梅大學的海洋環境科學中心交流,討論引進海科中心所研發的海底鑽探系統。

科技工作團隊於7月中旬訪問不來梅大學的「海洋環境科學中心」(Zentrum fuer Marine Umweltwissenschaft,MARUM),與海科中心學者進行天然氣水合物研究的學術交流,了解彼此天然氣水合物相關研究現況與最新技術發展。訪問團並參觀海科中心的岩心庫及先進海洋探測設備。

MARUM中心擁有全球最大的岩心庫,保存上萬個岩心樣品,主要是海洋鑽探計畫在大西洋、北極海和地中海所鑽採的岩心樣品,岩心總長度超過140公里。

參訪團此行重要任務之一,是了解德國的海底鑽探能否應用於台灣自製的2700噸級研究船「海研五號」。

MARUM所研發的海床鑽探機可鑽採岩心至海床下70公尺,應用在台灣西南海域將可進一步掌握天然氣水合物的存量。

學者們特別針對海床鑽探機安裝於海研五號上操作的可行性進行討論,初步認定海研五號是適合海床鑽探機作業的載台。

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天然氣水合物主軸計畫主持人楊燦堯教授表示,綜合近年來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及海域地質等調查資料顯示,已證實台灣西南海域內賦存有豐富的天然氣水合物。

初步推估約有5到23千億立方公尺的甲烷資源量,以甲烷水合物型態賦存在西南海域的海床淺部沉積物中。若能全部開發利用,將可供台灣使用50年以上。

國家實驗研究院海洋研究中心主任高家俊指出,目前台灣海洋地質調查探勘能量受限於研究船噸數、甲板工作空間和設備等因數,尚無法進行高精密的3D地球物理探勘和取得深部沈積物岩心,以及關鍵性的天然氣水合物樣品。

高家俊表示,台灣自製的海研五號已在6月10日下水,明年下半年交船後將可解決目前研究船噸數太小和工作空間不足等問題,有能力搭載先進設備執行精密調查。

國科會駐波昂科技組表示,台德雙方對於合作研究天然氣水合物有高度意願,MARUM海洋研究中心準備向德方申請計畫,運送自主水下載具、保壓岩心採樣器及海床鑽探機等先進探測設備至海研五號上使用。雙方也研究針對此項合作計畫簽署合作備忘錄。

相關新聞
科學家驚人發現:北極曾經存在亞熱帶海洋
《女科學家群像 系列》林慧玲 南海鑽探搏大浪
專家利用高科技發現墨西哥灣石油
【談股論金】股壇補習班II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