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救助米發霉變黑 台立委質疑品管大有問題

人氣: 3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7月28日訊】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灣台北綜合報導)每年農委會發放給低收入戶的社會救助白米,傳出品質不良,發給縣市政府的包裝米打開,白米不僅變黃,還噁心結塊。立委蘇震清表示,製造日期6月29日,才1個月就變成黑米,質疑農委會的公糧品管大有問題。


農委會透過各鄉鎮公所發放低收入戶糧食救助,但發放的白米卻被發現已經發黑、發霉甚至還有結塊的狀況。(攝影:宋碧龍/ 大紀元)

當地蘇震清痛批,農委會用已經腐敗發黑的黑心米充數,簡直把弱勢民眾當作次等公民,農糧署則解釋,可能是鄉公所在提領的過程中遇上下雨,導致白米受潮,才會出現結塊。農糧署官員表示,如果發現發放的白米有問題,農糧署都會更換完整及完好的新米。

蘇震清質疑其中涉嫌人謀不臧,事發後向農糧署查證,但對白米的來源竟有兩種說法,一說是民國100年第1期稻作,一說是從美國進口的白米,說詞不一,非常離譜。

另外,有部分發霉白米標示是今年6月生產,有效期限到今年9月,是今年的第一期稻作,卻已經發生發霉的問題,有些甚至沒有任何的有效期限標示,顯示出農委會的公糧品管發生很大問題,呼籲廉政署應該介入調查。

對此,農糧署糧食儲運組副組長黃昭興回應,一般白米如果受潮,通常過了3天就會出現結塊的狀況,可能是在領取、發放白米時遇到下雨,導致受潮。

農糧署指出,社會救助食米為一般包裝,包袋有透氣孔,無法完全避免受潮,往年也曾發生類似食米受潮變質狀況發生,因此民國99年9月起已在包裝上加註應避免受潮、盡速食用等警語, 至於救助白米一旦有問題,都能向各地縣市政府或農糧署各地辦事處進行更換。蘇震清則認為,救助白米嚴重腐敗的管理缺失, 公部門責無旁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