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今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人氣 4522

【大紀元2011年07月29日訊】歷史上的今天,1914年7月28日,奧匈向塞爾維亞宣戰,標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自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歷時四年,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這場戰爭,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導致1,000萬左右的人喪生,2,000萬左右的人受傷。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奧匈、土耳其、保加利亞屬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俄國和意大利則屬協約國陣營。在戰爭期間,很多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國家加入了協約國。中國於1917年8月14日對德、奧宣戰。

這場戰爭影響了至今幾乎百年來的世界格局。戰後,歐洲削弱,美日興起,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僅埋下了20年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隱患;大戰期間在俄國成立的社會主義蘇俄政權還引發共產主義在世界各國擴散,直接孕育了20世紀後半葉的「冷戰」。由第一次世界大戰引發的中國「五四運動」,更影響了中國近代迄今之政治、社會、文化、思想等各方面。

開戰原因

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Serbia)族學生普林西普(Princip)在波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Sarajevo)開槍打死奧匈帝國王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Archduke Ferdinand)。薩拉熱窩暗殺事件引起了一系列強烈反應,奧匈帝國發出通牒,要求塞爾維亞採取行動懲罰肇事者,當奧匈帝國認為塞爾維亞沒有做到的時候,進而對塞爾維亞宣戰。由於種種集體協定防禦條約和複雜性的國際結盟關係,在數週內主要歐洲列強紛紛捲入戰爭,最終演變成全面戰爭。

普法戰爭 德法矛盾

當時在德國的土地上並不存在一個統一的國家,而是由十數個大小不一的日耳曼人小邦國組成的日耳曼邦聯,其中最具實力的大邦普魯士為了建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進而與法國等列強爭奪歐洲大陸霸權,便領導日耳曼邦聯,於1870年誘發法國開戰並擊敗法國。這場戰爭法國大敗,御駕親征的法皇拿破侖三世被俘。普魯士大獲全勝後趁勢率各邦國聯合建立了統一的國家—德意志帝國。法國戰敗後,被逼簽下了條件非常苛刻的和約:法蘭克福條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普軍在收齊賠款前,可駐軍於法國。此外,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一世的登基大典於法國的凡爾賽宮舉行,這大大羞辱了法國,挑起德法兩國之仇恨。戰後法國復仇主義盛行,亦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另一主因。

巴爾幹戰爭 奧匈和俄國衝突

在1878年,在柏林會議上,俄國在保加利亞的勢力大大被奪;而奧匈則在赫塞哥維納、波斯尼亞兩地取得保護權,這令俄國大為驚慌,試圖以支持塞爾維亞以對抗奧地利的擴張。巴爾幹半島向來都被稱為歐洲火藥庫,當時巴爾幹半島各國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發生了兩次巴爾幹戰爭,並使得奧匈和俄國的衝突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伏線。

「同盟」「協約」對立

普法戰爭後,德國總理奧托.馮.俾斯麥擔心法國報復,因此採取結盟政策,以孤立法國。1879年,德國選擇與奧匈締結了秘密的德奧同盟。此外,意大利在爭奪北非突尼西亞失敗,讓法國在1881年兼併該地。為了爭取支援,義大利跟德國和奧匈結盟,是為三國同盟。

法國在1894年與俄國結下軍事同盟。是為法俄同盟。在1904年,英國與法國簽訂《英法協約》。受法國鼓勵,英俄雙方終於在1907年結束其殖民地糾紛,簽訂《英俄條約》。同年,法國、英國和俄國有感德國在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擴張,是以組成三國協約。歐洲從此分為兩大陣營。

經濟及工業化發展催促著當時各國政府爭奪殖民地以取得原料供應地及市場。兩大軍事集團進行了激烈的軍備競賽:德國於1900年制訂海軍法,將海軍規模大加擴充,英國為保持海上力量優勢以維持安全,在1905年開始建造無畏艦,並在1907年德國開始建造無畏艦時以二對一海軍政策,即保持自身無畏艦數為德方之兩倍以相應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後,更聯同法俄兩國實施三國海軍聯防,即英國在北海、法國在地中海、俄國在波羅的海分別對付德奧兩國海軍;而在陸軍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國常備軍由42萬擴充至87萬,法國則由50萬擴充至80萬,俄羅斯也準備由80萬增加到230萬,最後雖未達標,但其陸軍已有140萬,乃全歐之冠;奧匈的軍隊由27萬擴張至80萬,意大利由20萬擴張至35萬,最後美國也相應歐洲局勢緊張將軍隊數由3萬4千人擴張至16萬。

導火線:薩拉熱窩刺殺事件

1914年6月28日,此日為塞爾維亞之國慶日。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族青年加夫裡若.普林西普(一名參加塞爾維亞恐怖組織「黑手黨」(Black hand)的波斯尼亞學生)槍殺。奧匈帝國以此為藉口,得到德國的支援後,於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爾維亞。這件事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戰事爆發 世界各國參戰

「同盟」”協約”開仗–1914年7月28日,奧匈向塞爾維亞宣戰。7月30日俄羅斯開始總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8月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並向法國提出最後通牒,要求其在德俄發生戰爭時保持中立。法國拒絕,併進入總動員。8月3日,德國向法國宣戰。8月4日,德國入侵立國時已保持永久中立的比利時。同日,英國考慮到比利時對自己國土安全的重要,又為了確保比利時的中立和維護1839年簽署的《倫敦條約》,於是向德國宣戰。8月6日,奧匈向俄國宣戰。8月12日,英國 向奧匈宣戰。

隨後,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又稱巴爾幹戰線)(塞爾維亞對奧匈作戰),其中以西線最慘烈。


第一次世界大戰日德蘭海戰中的英國皇家海軍。(網絡圖片)

土耳其參戰–德國為了牽制俄國,於是答應向鄂圖曼土耳其提供一億法郎的貸款,以換取其參戰。於是土耳其於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參戰。

義大利轉投協約國–1915年5月,義大利因為英法答應在戰後分得阜姆和達爾馬提亞,於是投向協約國一方,對同盟國宣戰。同時,聖馬利諾亦派志願軍

協助義大利,以及聖馬利諾戰地醫療隊。義大利軍雖然實力較弱,交戰初期即損失近30萬人,但卻成功拖住了奧匈40個師的兵力,緩減了俄法的壓力。

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1915年9月,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並出兵30萬,配合德奧聯軍攻擊塞爾維亞,結果同盟國很快便佔領塞爾維亞全境,塞爾維亞政府及軍隊被逼撤退至希臘的科孚島。

日本參戰–日本自從在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打敗中國及沙俄後,欲向中國獲得更多利益。為獲得德國在中國山東半島的權益,日本在1914年9月向同盟國德國宣戰,發動了青島戰役,11月攻佔青島。

美國參戰–1917年2月3日因德國使用無限制潛艇戰,使美國多隻船隻被擊沉,美國與德國斷交。2月24日,美國駐英大使佩奇收到破獲的齊默曼電報,電報稱如果墨西哥對美國宣戰,德國將協助把美國西南部還給墨西哥,於是美國以此為根據,於4月6日向德國宣戰。


1917年4月6日,美國總統威爾遜在國會宣佈與德國斷交的情景。(網絡圖片)

拉美諸國參戰–在美國參戰後,拉丁美洲諸國亦跟隨美國向同盟國宣戰,結果使這場戰爭的範圍再度擴大。但這些國家大多在名義上參戰,並未實際投入戰爭。

中國參戰–中國當時為段祺瑞統治下的北洋政府,北洋政府為了獲取利益,於是便投向較有利的協約國一方,1917年3月14日與德斷交,8月14日對德奧宣戰。

大戰結束

俄國退出–俄國本身為農奴制的經濟體系,經不起東線持續的戰事,結果其國內經濟崩潰,工廠倒閉,失業率驟增,軍火補給極度困難,士兵極度厭戰。1916年冬,俄國內部各種矛盾加劇,莫斯科的罷工人數更達至百萬人以上,結果,俄國二月革命在1917年3月8日爆發,令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亞歷山大.克倫斯基領導的臨時政府仍然繼續戰爭,但又再被德奧聯軍擊敗。結果俄國工人及農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儒略曆10月),由布爾甚維克領袖列寧領導了一場武裝起義,推翻了臨時政府,建立了共產政府和第一個共產國家。列寧其後與德國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並宣佈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德國變天–不斷傳來的軍事失敗的消息使德國國內的矛盾加劇。1918年9月,興登堡元帥建議在德國議會提出要「結束戰爭」。但德軍的最高統帥部卻仍死心不息,意圖用剩餘的海軍艦隻與英國海軍進行最後決戰。結果德國水兵因不願送死,在基爾港發生譁變,並迅速蔓延到整個海軍及全國。11月9日,德國首都柏林亦發生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佈退位,並逃至荷蘭。11月11日,德軍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同盟國投降–雖然俄國退出戰爭,但德國的各盟國──鄂圖曼土耳其、保加利亞及奧匈卻因持續作戰,致使經濟崩潰,國內各民族發生起義,結果無力再戰,相繼向協約國求和。

巴黎和會–戰後各國於巴黎凡爾賽宮召開和議,稱為「巴黎和平會議」(Paris Peace Conference,簡稱巴黎和會)。會議的重大決定由美國總統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Thomas Woodrow Wilson)、英國首相大衛.勞合.喬治(David Lloyd George)和法國總理喬治.克列孟梭(Georges Clemenceau)主持。威爾遜總統主張寬大對待德國;英國因與德國有不少經濟活動交流,亦主張公平和不太苛刻的對待德國。但法國卻因為復仇心作祟,主張嚴懲德國。最後,諸國與德簽訂的議和條約──《凡爾賽和約》,因應法國的要求而向德國強加了巨大的割地賠款及限制軍備條款。但同時間,並未處置德皇威廉二世、興登堡元帥、魯登道夫將軍等決策者。結果為德國在20年後挑起規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禍根。

其他和約–戰勝國與其他戰敗國亦分別簽署了條件苛刻的和約,戰勝國與奧匈帝國的奧地利部份簽署《聖日爾曼條約》,奧匈帝國被劃分為多個民族國家;與保加利亞簽署《訥依條約》,保加利亞失去愛琴海出海口,並須賠款4億4500萬美元;與匈牙利簽署《特里亞農條約》,匈牙利領土大幅減少;與鄂圖曼土耳其簽署《色佛爾條約》 ,徹底瓜分鄂圖曼土耳其的領土。

以《凡爾賽和約》及其他各個和約所構成的戰後歐洲及國際關係的新體系,就是所謂的凡爾賽體系,對戰後歐洲及國際關係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國際格局巨變

四大帝國覆滅–第一次世界大戰導致沙俄帝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鄂圖曼土耳其帝國這四大帝國覆滅,而巴爾幹半島與中東地區的民族國家則隨之而興起,如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匈牙利和伊拉克等。

歐洲削弱 美日興起–原來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國,在戰後對領土的控制力卻因戰爭的巨大傷亡與物資損失而大大削減,而其經濟亦因戰爭而大受影響,出現嚴重衰退,從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讓給了美國。這場大戰也削弱了法、意、德;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世界金融中心也由倫敦轉移到紐約;日本也由債務國變成債權國,並侵佔了原屬德國勢力範圍的中國膠州灣及山東半島。

無產階級革命–大戰期間,俄國發生無產階級革命,使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俄(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從此共產主義便開始在世界各國擴散,至1922年,蘇俄收復烏克蘭,建立蘇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世界各地相繼建立共產主義政黨或政權,直至冷戰結束為止。

德國復仇–《凡爾賽條約》將發動戰爭的責任悉數推給德國,從而對德國實行條件極為嚴厲的經濟與軍事制裁,德國失去13%的國土和12%的人口,還被解除武裝,德國陸軍被控制在10萬人以下,且不許擁有空軍。《凡爾賽條約》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奪本質,造成德國貨幣瘋狂貶值,使得德國國民對強加給他們的條約有極強的牴觸和反感情緒,因而引發德國民眾強烈的民族復仇主義情緒。德國人為擺脫《凡爾賽條約》桎梏,各派政治勢力、各種政治思想在德國你爭我奪,顯得尤為激烈。另外,德國雖然在一戰中最後戰敗,其元氣並未受到過大的傷害,工業體系依然保存完整,本土也並未受到戰火的波及。種種因素配合,德國在希特勒的納粹黨的領導下,終於引爆另一次規模空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中國「五四」運動–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中國系戰勝國,雖然因此停止對戰敗的德國和奧匈帝國的庚子賠款,並在巴黎和會中提出廢除外國在華勢力範圍、撤退外國在華駐軍等七項希望取消日本強加的「二十一條」及換文的陳述書,但由於當時北洋政府的軟弱遭受列強拒絕,並簽署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此做法成為中國五四運動的導火線。

1919年5月4日由於山東問題中國北京的青年學生及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廣泛參與了一次示威遊行、請願、罷課、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愛國運動,並使得之後中國政府在6月28日沒有簽署凡爾塞和約。此運動對中國近代迄今之政治、社會、文化、思想影響甚巨。

(責任編輯:肖笙)

相關新聞
德國還清一戰賠款 引發中日賠款爭論
黃天辰:從德國用92年還清一戰賠款談起
一次世界大戰紀念日 悉尼人悼念陣亡將士
黑山奧匈帝國古城堡 將變身渡假酒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