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GDP比只及1949年 學者:難言盛世

人氣 56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9月12日訊】中國大陸聲稱是世界上的第二大經濟體,但經濟學家胡星斗指出,現時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只佔全球的5至6%,與1949年時相若。他和不少知識份子均指出,不應單以經濟來衡量是否達致盛世,加上中國大陸貧富懸殊情況嚴重、文明標準未立等問題,中國大陸未達到盛世的標準。

據法廣報導,中國大陸現在的經濟總量是4.5萬億美元,而美國是14萬億美元,是中國大陸的三倍多,而人均收入更是其十四倍。中國獨立製片人楊偉東走訪二百名知識份子後寫成的《立此存照 500位中國人的心靈記錄》中,不少受訪者質疑以GDP為重的量度標準。

經濟學家胡星斗指出,中國大陸現政權的合法性並非建基於民主選舉,而是改善民生的隱形承諾上,於是大家都談GDP,但GDP不能反映經濟生產的成本和效益,更不能反映貧富差距加大、腐敗加劇和權錢交易增加等問題。

他更指出,以GDP衡量經濟發展是一個大陷阱,在康乾時期,中國的GDP占世界的32%;到鴉片戰爭時期,中國的GDP至少占世界的20%;到清朝末年,比率降到11%;1949年時,比率再跌至6%;文革時達至谷底的2%,現時的GDP只恢復占世界的5%、6%,所以即使從GDP看,也並非取得很大成就。

按建設一個民主社會的觀點,盛世應是指該國經濟有發展、公民權利有保障、公民生活健康,簡單而言,就是國泰民安,因到美、日的大學訪問而被停職的憲政學者張博樹指出,在現實意義,就是要發展公民社會,令權力受到監督,若此,便需推動憲政轉型。

盛世應該有一個文明的指標,應以社會的道德精神狀況作為衡量的關鍵,目標是建立一個法治民主的社會制度,法學家高全喜則認為,執政者似乎也意識到不能單單追求GDP,所以提出和諧發展,以人為本,但至今仍未搞清楚如何做到以人為本。

另一法學家于浩成更直指,中國大陸的GDP是竭澤而漁,若以此指已進入「中國世紀」更是誇大之詞,若以人口平均計算,中國大陸的世界排名較低,甚至比台灣低,認為「這個吹牛比起納粹的戈培爾還要超過很多」。

(責任編輯:孫雲)

相關新聞
【熱點互動】中國的定時炸彈(2)
美債危機 北京為何反應激烈(3)
牛刀:中國GDP正在成為全球最大笑柄
【熱點互動】婚姻法新解釋 誰喜誰憂(3)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