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控告十餘大銀行詐騙 求償數十億美元

人氣 12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9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天宇編譯報導)《紐約時報》週五報導,負責監管抵押貸款巨頭房利美和房地美的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FHFA)即將控告包括美國銀行、摩根大通、高盛和德意志銀行在內的十幾家大銀行,指控這些銀行歪曲房貸證券的質量,然後經組裝後在房地產泡沫最高時出售。訴狀要求數十億美元的賠償。

這些訴訟源於該機構一年前向金融機構發出的傳票。在訴狀中,FHFA認為,銀行在組裝和銷售他們的抵押貸款證券給投資者時,未能履行證券法要求的調查,並隱瞞了借款人的收入被誇大或偽造的證據。當許多借款人無力償還抵押貸款時,那些證券的價值大跌,使得房利美和房地美損失超過300億美元,最後都由納稅人買單。

今年七月,FHFA控告瑞銀(UBS),要求至少9億美元的賠償。預計新的訴訟的求償金額與此類似。在這之前,持有那些證券的私人投資人一直要求這些銀行購回數百億美元的問題房貸證券,但是聯邦政府的司法行動讓房貸證券的爭議進入了新的階段,讓銀行股投資人感到震驚。政府機構並沒有要求銀行重新買回那些證券,而是要求其賠償兩房遭受的損失。

三年前爆發的金融風暴就是由次級房貸所引爆。在經歷三年後,司法訴訟行動與日俱增。

除了憤怒的投資者外,50個州的總檢察長已經就該如何對付那些大銀行接近達成協議。總檢察長們和聯邦官員一樣,要求銀行至少支付200億美元,這個金額與聯邦政府為減少法拍而出售救助面臨困難的屋主所支付的金額類似。

上月,保險業巨頭美國國際集團(AIG)也向美國銀行提出100億美元的訴訟,指責美銀及其擁有的全國金融和美林歪曲抵押貸款的質量,包裝後出售給AIG。

美國銀行、高盛和摩根大通均拒絕發表評論。德意志銀行的發言人也以訴訟還未成立而拒絕評論。但私底下,銀行高管認為,證券的虧損是由於經濟和房地產市場低迷引起的,並不是當初銀行將抵押貸款打包成證券引起的。此外,他們還爭辯說,向AIG和兩房那樣大的投資者應該知道證券是有風險的。他們也反駁說,對其採取進一步的法律行動只會拖延房地產市場的復甦,損害整體經濟。

投資者擔心,如果銀行被迫罰款,那將侵蝕未來多年的盈利,而且可能再次讓金融機構陷入危機。另一些專家也警告,即使訴訟在法律上成立,但是一系列起訴可能會引發其他風險。2006年前在房地美工作的魯德表示,雖然FHFA在行使自己保護著的責任,但是這可能會將銀行再次推向懸崖,然後政府又不得不再次出手相救。

下週三是美國政府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三週年,如果在這之前不起訴,美國政府可能將失去再求償的機會。

在此波房地產泡沫破裂之前,兩房規模不斷擴大,一直在尋找所謂安全的投資。而那些由次級房貸所支撐的證券被信評機構評為最為安全的AAA級。在2010年之前曾擔任FHFA法律顧問的菲爾特律師表示,2007年之前,房地產泡沫如此之大,市場上很難找到質量好的房貸證券,房利美和房地美與其他投資者一樣以為自己的投資是AAA級。

此外,兩房購買那些證券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它們受政府擔保,能夠獲得超低利率的資金。當然,房利美和房地美依法還有必須為中低收入貸款者提供擔保的任務。繁重的房屋政策目標,再加上競爭的壓力使得兩房使用了更像是對沖基金的運作模式,不斷擴展業務。事實上,早在2006年房地美就被監管機構警告,其購買的次貸證券已超過其風險管理能力,但該公司仍繼續收購債務,最終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截至今年6月30日,房地美持有超過800億美元由高風險房貸支持的證券,據其估計,總損失約為190億美元。房利美則持有380億美元的高風險房貸支持的證券,損失近140億美元。

相關新聞
美房貸利率再創新低 未現貸款潮
房屋被沒收 非裔移民告FDIC五年解決
FDIC拒美銀85億美元和解
房貸債券說明不實 美銀行挨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