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吳東龍玩東京 旅行意義在設計

旅遊達人系列報導(32)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佳寧台北6日電)10年前一趟東京之旅,吳東龍驚豔日本人在生活雜貨裡蘊含創意的設計,發現東京無論是一棟建築、一把椅子、一塊玻璃磚都有巧思,開啟他追尋「設計」的旅程。

目前經營設計工作室的吳東龍,曾就讀大同工業設計系、交大應用藝術所,高中時擔任校刊社主編,在用手貼稿、版面配置與文字、美術編排的過程中,逐漸對各類設計產生興趣。

2002年的東京自助旅行,吳東龍在無印良品買了瓦楞紙做成的箱型喇叭,「當我在組裝瓦楞紙喇叭時,體會到設計者的層層巧思:趕搭環保訴求的瓦楞紙,結合DIY概念和隨身攜帶喇叭的便利性。」

「那時候的台灣,對於生活用品仍處在講求實用缺乏設計的階段,一個瓦楞紙喇叭能蘊含如此豐富的設計,帶給我很大的衝擊。」從此,「設計」成為吳東龍旅行的意義,東京則是他的朝聖地。

踏上「設計東京之旅」至今已快10年,吳東龍認為「用旅行的方式看設計,是最直接和自然的體驗」,重要的是能從自己生長環境出發反思,感受那份差異性。

以東京的六本木之丘為例,吳東龍說,六本木原本給人的印象是熱鬧的不夜城、Club林立,重新規劃後,不管是建築、道路、交通接駁等方面都充滿文化藝術氣息。

相較於台北東區鮮明商業導向,他表示,六本木從建築配置就有多元面向的設計性,打破水平通勤的框架,用垂直概念,將購物商場、美術館、住家、電影院與公園甚至電視台結合在一起。六本木的裝潢設計、櫥窗或家具選用等細節上,也集結了國際知名設計師的作品,如日本伊東豊雄、英國的Jasper Morrison、荷蘭的Droog Design,這樣的規模已跳脫日本本身,展現國際尺度的公共空間。

對吳東龍來說,秋葉原附近高架橋下的商店街,代表東京另一種風格。商業區內立著一根根橋墩、梁柱漆成白色,打上柔和燈光,地板仿造公路柏油質感,畫上商店街名稱「AKI-OKA ARTISAN」的標線,進駐商家以日本當地特產、職人創作、畫廊為主。

吳東龍另外推薦馬(口食)町,街上的公寓大樓其實藏有驚喜,裡面不是住家,而是一間間小店。造訪小店就像尋寶,與銀座商店相比,馬(口食)町的商品充滿手感與記憶性,處處可見溫暖的木頭質地,洋溢親手沖泡咖啡的幸福氣息。

值得一提的是,利用廢棄國中校舍建成的3331 ART千代田,也是吳東龍的私房景點。教室成為藝廊、餐廳、展演場地,映著校園裡的青綠草地,將社區熟悉的老校舍再利用,加強當地居民情感交流,也帶給年輕創作者新的視野。

吳東龍分析秋葉原AKI-OKA ARTISAN、馬(口食)町和3331 ART千代田的設計理念,背後反映日本人的目光不再只聚焦舶來品,開始使用在地物品的心情,也讓當地工匠有了創作空間,少子化衝擊導致廢棄房舍的出現,經濟成長趨緩反而推動老房子的重生。

「其實每一種設計,都記錄了日本變化的軌跡」,吳東龍從設計裡看見東京在時尚與文化中到位的指標性,也品味著東京生活的悠閒氛圍和隨處可得的小確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