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立根基–張凱華醫師專訪

人氣 36
標籤:

【大紀元2012年10月20日訊】「中國傳統教育對我影響最大的是:仁、義、禮、智、信的道德、人生觀,以及父母為孩子的犧牲和奉獻精神。它對我從醫影響深遠。我敬愛我的父母,他們可以說是我們姐弟做人的楷模。我們是祖孫三代全家12口人住在一起的大家庭。父母常常言傳身教,為孩子解釋道德觀。父母常講:作為醫師,賺錢是一方面,要多為別人著想、善待他人;要有道德,有醫德,事業才會長久。」—張凱華醫師

父母言傳身教影響深遠
沙發的另一頭坐著張醫師,她聲音溫和優雅,娓娓道來她的從業經歷和父母親帶給她的鼓勵和深遠影響。張醫師開自己的牙醫診所已有12個春秋。回首全家從她9歲來美,父母含辛茹苦撫養孩子們長大的經歷,不禁感慨萬千、淚眼朦朦。早年,父母帶著姐弟全家從臺灣來到美國亞特蘭大,父母是傳統教育下的讀書人,為了在美立足把孩子們培養成人,父母從不會英文到硬是考取廚師執照、開餐館,把姐弟三人培養長大。張醫師說:「早年父母很艱辛。他們非常用心的帶大我們這幾個孩子,非常照顧我們。父母注重傳統的方式教育孩子培養孩子,我們非常受益。」
張醫師覺得她父母的言傳身教和傳統文化帶給她的影響非常深遠,無論從做人還是從醫都是這樣。她說:「中國傳統教育對我影響最大的是:仁、義、禮、智、信的道德、人生觀,以及父母為孩子的犧牲和奉獻精神。它對我從醫影響深遠。我敬愛我的父母,他們可以說是我們姐弟做人的楷模。我們是祖孫三代全家12口人住在一起的大家庭。父母常常為孩子們解釋道德觀。父母常講:作為醫師,賺錢是一方面,要多為別人著想、善待他人。要有道德、有醫德,事業才會長久。」

姐弟三人共同發展
張醫師的牙醫診所坐落在離中國城不太遠而又不完全靠近的地段,又因為先生是遼國人(老撾),會說泰文、老撾文的緣故,診所的客戶群非常多元化。因為父母告誡過的,儘量多幫助別人,不要只看眼前利益,一定要注重善待別人的教誨,張醫師善待每一位就診的牙科病患,這令她在這些年的經營中客戶源源不斷。早年,張醫師從喬治亞理工學院轉至田納西州的麥哈利醫學院(MEHARRY MEDICAL COLLEGE)就讀牙醫科,就是覺得牙醫可以立即為患者解除痛苦、改善外觀,可以儘量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才選擇了走這一條路。在張醫師的內心,有對弱者、病患發自內在的同情,也有因自己的醫術而帶給病患快樂的滿足。這一切,都不能不歸功於傳統文化的培植。張醫師父母體會外國人來美國生活不易,從小鼓勵姐弟們之間要團結。如今,兄弟姐妹三人同是牙科專科,其中兩人開診所:弟弟張巍嚴也是亞城一位擅長植牙的牙醫(張巍嚴醫師畢業於紐約大學牙醫專業);張醫師的小弟弟現在就讀牙醫科第三年,明年即將畢業。他們在合作中不分彼此,互相幫助。可以說,在這牙科個領域,張醫師姐弟三人全方位專業都具備了。

在美國保持中國大家庭的傳統,孩子和父母12口人一直都住在一起,確實不多見。在張醫師的大家庭中,家人互相照應,其樂融融。退休的父母喜歡看書報、雜誌,還很注重教育孫輩們。所以,孫輩們也耳濡目染的具有很深的中國情結。張醫師認為,品德教育、立身做人,家庭是最重要的訓練場地,傳統、正規的教育非常重要。她說:「在家裏,一家人都講國語。傳統保存的很不錯,我也會以身作則教育自己的下一代!」

相關新聞
美國南卡大學吳克研究中心就台美中最新情勢舉辦「台灣關係法(TRA) 45週年」研討會
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阿拉巴馬建會失敗
喬州三城進入“日舞影展”主辦城最後15名
大法官阿利托遭田納西國會議員譴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