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見:十八大譜寫「屈從於寡頭」新篇章

管見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012年12月01日訊】中共十八大閉幕了,新的中央委員會的一中全會開過了,十八屆政治局七位常委亮相,胡錦濤全退……

除此之外,還有些甚麼有意思的嗎?仔細看看,哦,還是有的。

十八大閉幕之際,胡錦濤又一次作他的「重要講話」。一向謹慎的胡錦濤,這時居然放肆起來。他對會場中的代表們說,「我們作為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代表」,要「切實學習黨章、遵守黨章、貫徹黨章、維護黨章,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怎麼回事?他不知道全黨都必須貫徹「十八大精神」麼?

大會閉幕了,新的中央委員會自己開會。後來從電視上看到,他們手拿印製好的選票,投票「選舉」新的中央機構──短短的幾個小時裡,他們怎樣「舉」的,怎樣「選」的?

而在當時,所有的外界人士,所有的非十八大代表,以及所有的未當選中委或中紀委的十八大代表,只能和那些在人大會堂東大廳的記者們一起,在現場,或在電視機前,等待中共新的中央機構的「選舉」結果。快12點的時候,結果揭曉了,七位當選常委出來見了記者。

然後,中共新老中央領導一起會見十八大代表、特邀代表和列席人員──這是一個不多見的舉動,以往的大會似乎沒有這項安排。此舉用意很不錯,但新華社的報導,還是點出了事情的實質──「2600多名代表、特邀代表和列席人員匯聚在這裡,懷著激動的心情,期盼著領導同志到來」。

領導人會見代表,對組織程序有所彌補,但終究還是體現中央領導凌駕於代表大會之上。

中共歷史上,從一大到四大,都是大會直接選舉中央機構。中共當時還很小,到四大時,20名代表出席大會,代表全國994名黨員,選出中央委員九人,候補委員五人,以及五人的中央局,事情比較簡單。後來,到五大時,中共的規模有明顯擴大,82名代表,代表全國近五萬八千名黨員,它選出31名委員和14名候補委員組成的黨中央委員會。大會結束後舉行一中全會,中央委員們選舉中央總書記、中央政治局委員及政治局常委。由此而形成為慣例,一直延續至今。

這樣就出現一個現象,即中央委員會在全國代表大會之後,完全是自行其是,而大會結束時,代表們不知道中央機構組成的結果。這就埋下了全國代表大會權力虛化的伏筆。在當時,這或許問題還不大,因為中共處於非法和戰爭的狀態,權力高度集中有相當的合理性。

中共掌握政權以後,基本上處在和平環境之中,然而,它的權力集中趨勢不僅沒有收斂,反而更為強化,權力向中央委員會集中,向中央政治局或其常委集中,甚至集中在黨中央主席個人的手裡。

這種傾向,在戰爭時期已經出現,體現在六大到七大之間間隔近17年,體現為毛澤東掌握最高權力的過程。而中共建政以後,這種情況再次出現,先是建國後近七年才召開八大,而九大更在八大之後拖了近13年。大權在握的毛澤東對全國代表大會的隨心所欲表現得淋漓盡致。

毛澤東逝世後,個人獨裁的慣性有所削弱,但少數寡頭以幕後博弈達成交易,操縱政治局和中央委員會,依然將全國代表大會玩弄於股掌之中。

不過,即使到十七大,少數寡頭凌駕於全國代表大會之上,是實際情況,卻還不至於公然蔑視後者,而在十八大之際,中共黨內高層中爆出的醜聞接二連三,權力換屆的博弈,複雜程度驟然升高。各方激烈角逐,實力與利益的格局雲譎波詭,幾經變化之後,新的中央委員會「選舉」及一中全會中的「選舉」,似乎仍然充滿不確定性。胡錦濤公然要求代表們「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媒體也匆忙地明確代表們在「領導們」面前的身份,甚為微妙。

根據中共的章程,該黨的最高領導機關,是該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它所產生的中央委員會。這兩者之間,既然前者產生出後者,後者向前者報告工作,不言而喻,前者的位階更高一些。

胡錦濤提出放肆的要求,應該有他的苦衷,問題是,這個要求意味著,寡頭操縱的黑箱政治似乎觸及到某種極限──中央委員會凌駕於全國代表大會之上的局面,以及寡頭小圈子凌駕於全黨之上的局面,正在挑戰黨心。兩千多黨員代表,八千多萬黨員,即使再麻木,恐怕也難以永遠容忍寡頭黑箱政治對人的操縱吧。

照理說,中央委員候選人的醞釀在大會中進行,時間上還算有保證,而一中全會要在幾個小時裡完成候選人的從「舉」到「選」,實在倉促得很。反過來,既然寡頭們已經確定了方案,選票已印製好,那麼,中央委員們聽聽「重要講話」,再投票計票,有個把小時足矣。實際卻不然,十七、十八兩屆的一中全會,都超出事先估計的時間很久。其中緣故,外人無從得知。

中共高層自己不把它的十八大當回事,只是把它作為將「中央精神」包裝為「十八大精神」的工具,如此心口不一,勢必將其「黨格分裂症」越弄越嚴重。

本來可以這樣:全國代表大會選出新的中央委員會後,在一中全會期間休會,而一中全會則邀請各派的代表人物到會,說明他們各自對未來中央領導人的意見。更為合理的安排則是,大會授權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組成監察組,監督一中全會的選舉。中央委員們自己完成「舉」和「選」的工作,然後,中央委員會在大會閉幕式上向代表們報告選舉結果。

選舉之事,本來是很嚴肅的,本來是急不得的。中央委員「選舉」以預選作弊,一中全會選舉倉促走過場──中共在專制與民主之間走鋼絲,實在走得很辛苦。

事情弄成這樣,冠冕堂皇的十八大及其一中全會,既沒有正常的舉,也沒有正常的選,而復旦大學教授張維為居然還恬不知恥地在紐約時報中文網上發表文章,讚揚「中國的選賢任能優於西式民主」。但是,世人看得清清楚楚,十八大「選賢任能」時盡顯盡論資排輩、按年齡劃線之特色,且在寡頭控制之下,甚至不惜作弊。與「西式民主」的群眾基礎相比,中共代表大會屈從於中央、屈從於寡頭,根本不足為訓。

——原載《爭鳴》雜誌2012年12月號

相關新聞
彭濤:中共十八大權力交接絕非平穩,險象與危機叢生
另眼看十八大:改革已經完成  革命正在進行
王維洛:十八大後「知青代」領導中國之劣勢
BBC:中共十八大權力交接背後 險象環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