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生活

手作皂聖經:CP香皂製作

邊玟淑 譯/黃璇

◎ CP香皂製作

記錄製作方法

1. 決定欲製作香皂的總重量

製作的香皂重量為1kg時,油脂量為750g~800g。

2. 決定基底油的種類與搭配

一般來說,多使用可可亞油(易起泡,硬實感)15~25%,

棕櫚油(易起泡) 15~25%,

葡萄籽油或小麥胚芽油(抗氧化及保存) 5~10%,

保濕用油(橄欖、甜杏仁、茶花、荷荷芭、大麻籽等) 30~50%,

奶油類(選擇性添加) 5~15%的比例。

基本示範(以1kg為基準)

可可亞油200g,棕櫚油180g,橄欖油200g,甜杏仁油100g,葡萄籽油70g

3. 參考油脂的皂化值*以決定氫氧化鈉的用量

須先決定進行減鹼或超脂,才能計算出所需氫氧化鈉的用量。

各油脂重量×各油脂的氫氧化鈉數值後再相加。

可可亞油200×0.1900=38g

棕櫚油180×0.1410=25.38g

橄欖油200×0.1340=26.8g

甜杏仁油100×0.1360=13.6g

葡萄籽油70×0.1265=8.865g

所需的氫氧化鈉用量為112.635g(四捨五入)=113g。

在此若減鹼5%,113×0.95=107.35g=107g。

˙CP香皂基本製作方法

油脂

氫氧化鈉

水 油脂的30~33%

添加物

香料 總量的1~3%

功能性添加物 選擇性添加

色素 選擇性添加

*此計算法是在氫氧化鈉純度為100%的假設之下算出的數值,另氫氧化鈉可分為99%(非100%)、97%、93%等不同純度販賣。氫氧化鈉純度越低,則所需用量越多;純度98%需要109g,93%則是115g。

4. 決定水的用量

氫氧化鈉可溶解於水,水亦可促使油脂與皂化反應,用量以不超過油脂總量的30~40%為限,通常添加的比例是33%。夏天濕度較高,水量稍微減少為宜。最後乾燥後約會留下12~15%的水量。主要使用精製水,亦可將啤酒、牛奶、浸泡中藥材的水等與精製水混合,或完全取代精製水。

油脂總量750g的33%,即精製水為750×0.33=247.5(四捨五入)g=248g。

5. 決定添加物的種類與搭配

根據皮膚類型及使用對象以決定添加物的種類及用量。香草、粉末類用量約為1~3%,而所有添加物的總量不可超過10%。若使用較多液態添加物,將斟酌減少水量。

6. 搭配香料

為了增添香皂的香氣,主要會搭配2~3種精油,其用量約為香皂總量的1~3%。

取用氫氧化鈉時的注意事項

氫氧化鈉具腐蝕性,易與鐵、鋁等產生化學反應,因此必須使用耐熱玻璃、耐熱塑膠或不銹鋼容器。將氫氧化鈉放入水中時所生成的熱和氣體帶有毒性,務必於通風良好的室內背風處進行,避免與皮膚直接接觸或吸入有毒氣體,並穿著或配戴防毒面具、手套、長袖衣物。氫氧化鈉若與空氣中的水分產生反應則會溶化,使用後切記密封保存,取用時好好遵守注意事項,才能確保安全。

氫氧化鈉直接接觸到皮膚或被水蒸氣燙傷時,以清水沖洗或塗抹稀釋後的醋、檸檬汁等為佳。另氫氧化鈉分為工業用和實驗試劑用,因實驗試劑用者粉塵較少且粒子細,容易溶於水,故主要使用實驗試劑用的氫氧化鈉。

*減鹼(discount) 製作CP香皂時,因各種油脂的輸入國家、氣候、生產方法等差異,也造成氫氧化鈉數值的差異,而皂化不完全的氫氧化鈉會帶給皮膚刺激,需要安全地減少氫氧化鈉的用量。另皂化不完全的剩餘油脂有助於保濕,夏季時減鹼3~5%,冬季時減鹼7~10%為宜;若減鹼量太高則香皂容易酸敗。是否需要減鹼則是個人的選擇。

*超脂(superfat) trace(入模前的濃稠狀態)後加入較多保濕性油脂,能夠極度擴大之後添加的油脂之保濕效果。與減鹼不同之處在於可選用提供保濕的剩餘油脂。主要使用月見草油、榛果樹油等高價油脂或奶油類,總重量的3~5%左右為適當用量。選擇超脂就不能進行減鹼,並為了阻止香皂酸敗,添加維生素E等抗氧化劑為佳。

製作方法

材料(以1kg為基準)

油脂_可可亞油200g,棕櫚油180g,橄欖油200g,甜杏仁油100g,葡萄籽油70g

氫氧化鈉 109g(純度98% 減鹼5%)

精製水 248g(33%)

添加物_綠茶粉10g

使用精油_薰衣草5ml,茶樹5ml



1測量油脂重量並置於電磁爐上使之融化。

氣溫低時可可亞和棕櫚油呈固體狀,此時先測量可可亞和棕櫚油(奶油類)並將其融化後,再加入其他液態油脂,即可防止融點低的油脂成分被破壞。



2測量氫氧化鈉的用量。



3測量精製水量。



4將氫氧化鈉倒入精製水中。

欲將氫氧化鈉溶於水時,務必以把氫氧化鈉倒入水中的方式進行;若氫氧化鈉用量多而把水倒入其中,將有爆炸的危險。攪動倒入水中的氫氧化鈉使其完全溶解,一開始水呈現混濁狀態,隨著溫度下降則漸漸變得透明。



5將油脂及氫氧化鈉溶液各自調整至45~50°C。



6將氫氧化鈉溶液慢慢地倒入油脂裡並攪拌。

先以攪拌器攪動油脂後,接著將氫氧化鈉溶液倒入,再以攪拌器翻攪即可。



7利用打蛋器、刮勺或電動攪拌器持續攪拌,直到皂液變得黏稠為止(30分鐘左右)。

剛開始暫時以電動攪拌器和刮勺交替使用,中盤過後利用刮勺以手進行攪拌為佳。僅以電動攪拌器達到trace(入模前的濃稠狀態)的話,可能在短時間內造成過度trace,也會產生過多氣泡。



8達到皂液落下時可看出行經痕跡的trace狀態時加入綠茶粉,並使綠茶粉分散溶解不結塊。

粉末大部分皆在trace*狀態時添加,若能先溶解於油脂或少量皂液中再加入,便不會結成塊狀且可分散,須在完全達到trace狀態之前加入才能均勻地混合。



9加入精油並攪拌。

因精油不耐熱,須在40°C以下時加入才行。



10將皂液倒入模具中。



11模具輕敲地面2~3次以去除氣泡。

使用木製模具時,在其內鋪墊一層硫酸紙或塑膠膜後再倒入皂液,可較容易取出。另若將皂液剛好倒滿整個模具,則會黏住模具蓋而不方便取出。



12蓋上模具蓋並以毯子包起來,靜置一天保溫。

保溫可維持皂液溫度且有助於皂化,通常利用冰桶或發泡膠箱。隨著外部溫度的變化,保溫狀態亦不一致,須保溫24小時以上。



13從模具內取出香皂並使其乾燥。



14變得硬實後再行切割,於通風良好且有陰影處進行至少6週以上的熟成。

*入模前的濃稠狀態(trace) 為行經痕跡的意思,意指油脂與氫氧化鈉產生化學反應,在皂化過程中達到某種黏稠度的時刻。皂液落下時可看出其掉落的痕跡,即為達成trace狀態。達成trace狀態時,為了避免香皂產生氣泡往同一方向攪拌為宜;將氫氧化鈉溶液倒入油脂中,利用刮勺或攪拌器以達到trace。使用攪拌器或電動攪拌器雖可縮短時間,不過只依賴機械則造成香皂氣泡過多,也無法製出品質好的香皂,適度地調整手工及機械使用的比例為佳。

摘自 《甜蜜手作皂聖經》 山岳文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