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開放大陸農產品 台官民呼籲政府聽聽看

人氣: 2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12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不論是政治考量或經濟需求下,農業對一個地區和國家是重要的,農業的發展關係到農民的切身利益,也和地區發展有高度關聯,兩岸簽訂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後,兩岸經濟發展有了新的局面也值得密切觀察。

據農委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100年農業生產毛額計新台幣2,405億元,占台灣生產毛額1.75%,較99年實質成長2.69%,從事農業勞動的人口則有542,000人,台灣氣候溫和,四季適合農作物生長,農業資源豐富,耕地面積占全部土地面積的22.3%,主要農作物有稻米、特用作物、蔬菜、果品、花卉、牧草、綠肥作物等種類繁多。

農產貿易方面,100年農產品進口值148.41億美元,較2010年增加16.31%,主要進口產品為穀類及其製品、油料籽實及粉、木材及其製品等;農產品出口值46.63億美元,較99年增加15.96%,外銷主要項目包括魚類及其製品、畜禽皮毛相關製品等。

ECFA協議進入後續協商階段,台灣農業受到政治因素影響。日前大陸商務部長陳德銘喊話要求最惠國待遇,立委擔憂遭管制的大陸農產品將全數叩關。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強調,開放可促進台灣農業進步,談判將以農民利益為優先,原則上會考慮台灣沒有生產、現在已經大量進口的農產品。

兩岸皆為WTO會員,依照WTO最惠國待遇原則,兩岸原應互相給予對方最惠國待遇,又考量兩岸經濟量體懸殊、同類產品價差大,開放大陸農產品可能對台灣造成衝擊,台灣並未依WTO規範給予大陸最惠國待遇且片面管制大陸部分農產品進口。

簽ECFA時,台灣繼續管制830項大陸農產品,大陸給予台灣文心蘭、金針菇、香蕉、茶葉、活石斑魚等18個早收優惠零關稅項目,提供台灣農產品出口至大陸。

ECFA貨品貿易早期收穫產品自去年1月1日起實施降稅,據農委會統計資料顯示,100年18項早收農產品外銷大陸金額為1.26億美元,較99年成長127%。今年1至11月早收農產品項目外銷大陸的出口值達1.46億美元,較100年同期成長36.5%。

農委會雖一再強調將以台灣農業永續發展與農民利益為優先考量,並透過協商爭取台灣具出口潛力農產品關稅優惠,不過各界依舊憂心忡忡。

民進黨立委陳歐珀說,馬政府過去一再強調不開放大陸農產進口,似乎快變成國際級謊言,台灣農民情何以堪?開放大陸農產品對台灣農業必是一大衝擊,不見其利反見其害,他說明,大陸生產環境地廣且人工成本低廉,台灣農業技術已過去,傾銷回台勢必對台灣農業造成衝擊,加上大陸農產品生產履歷未建立且農葉殘留也沒管制健全,對台灣人身體健康更有影響,不旦滅農也影響台灣人健康,他個人非常反對大陸農產品進口。

此外,陳歐珀表示,真開放大陸農產,勢必排擠國外農產品,若農產品進口不採取100%檢驗,漏網之魚所造成傷害影響會很大。

民進黨立委蔡其昌也表示,大陸農產品低價傾銷對台灣農業影響大,農業不只是一種產業,農業更是戰略產業,如果國家自給率低,農業被擊垮,是國安問題更是危機,830項農產品應該要一一保護。

蔡其昌還說,政府企圖以犧牲農業方式換取工業利益,對台灣農業及農民極為不公,全世界在自由貿易談判過程中,都會優先處理台灣農業問題或是弱勢產業問題,但是目前看不到馬政府對農業可能受的衝擊有所準備,看到的都是犧牲農民農業犧牲,過程中再次對農民農業的剝削,非常不公,希望政府未來任何談判,都不能以犧牲農業為前提,談判前,應先假設可能波及產業做好相關補助協助或是輔導措施。

國民黨立委潘維剛說,目前政策尚未確定,不便說明。

台大農經系教授雷立芬指出,進口任何農產品都會衝擊台灣農產品,因為農產品得替代性高,如果開放玉米大豆麵粉就還好,如果進口蘋果等國內有生產產品,對台灣衝擊相當大,應該進口台灣沒有生產的農產品。

雷立芬也質疑,「ECFA續談,哪些牽涉農業問題,農委會並沒有把問題點出,只拋出話題,滿奇怪的,政策上似乎受到外在壓力,又不明講是什麼壓力,如果開放對其他產業有幫助嗎?」

台大前農學院長楊平世強調,水果都有「替代性」,每人每日攝取的水果量變化不大,一旦吃了中國的蘋果或其他水果,就會排擠到台灣水果,即使香蕉、柳丁、芭樂等其他項目雖未開放,照樣會受到衝擊。他認為,2年前ECFA談判時,中國才說要「讓利」,18項列入早收清單的農產品今年起才降為零關稅,沒想到中國就急著要求台灣開放農產品,證明「讓利」背後別有目的。

農委會國際處副處長蕭柊瓊也強調,「不會主動去開放,但基於談判需要會考慮,不過是以農民權利為優先考量,第一絕對不能影響農民群權力,第二有些原料產品台灣未生產或需要大量進口的原料,像是飼料的原料等都是可以考量的。」

近年來大陸發生許多食安事件,外界擔憂傷害國人健康,對此,蕭柊瓊表示,需從兩方面看問題,第一貿易問題,二為安全性問題,應先解決貿易問題,至於安全問題,全球皆一致,不會對大陸特別好,不管是大陸或是其他國家,只要有安全問題都可以不讓它進來,她舉例,美牛貿易上可進口,因安全有顧慮,就使用安全理由,限制美牛進口。

蕭柊瓊說,安全問題政府持續把關,對民眾不會影響。談判中希望拿這當籌碼希望大陸對台灣關注產品能降低關稅。

長期跟農民接觸的林先生說,需消費者一個月可能會花一定金額到農特產上,開放後可能選擇沒吃過的農產品,對國產農產品會產生排擠作用。

若政策已決定開放大陸農產品,他強調,農民首要是想想如何提高品質及技術,或是強化服務品質,反應的到對外來打擊。

在整個農業政策中,政府如何對消費者健康把關?如何達到消費者要求?應該提出政策防止黑心或農藥殘留,此外,消費者也需發聲要求政府,農民提供健康安全無污染的農產品,並支持在地農民,要讓生產者經濟穩定才有辦法講求安全。

因此政策未執行前,因應對策一定要先想好,預防勝於治療,預防可能發生的狀況及危機處理辦法,並非等到事態嚴重才來反映問題。會傷害國家形象、消費者的健康及造成社會不安等。

(責任編輯:尚穎)

近年台灣對大陸農產品進出口總量(值) 單位:量==>萬公噸

值==>億美元

年份 進口量 進口值 出口量 出口值
101 59.25 7.47 30.54 2.35
100 70.05 7.91 71.15 5.96
99 66.23 6.61 26.48 5.32
98 59.35 5.49 20.69 3.64
97 88.80 7.11 21.7 4.36
資料來源:農委會網站 記者施芝吟/製表
農業產值一覽
農產產值 約2,100 億元
畜產產值 約1,592 億元
漁產產值 約1,059 億元
100 年農業生產總值為4,755 億元
資料來源:農委會網站記者藍悅真/製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