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把穩舵不翻船?2013北京艱難

沙莉

標籤:

【大紀元2012年12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沙莉編譯報導)如何把穩舵不翻船,在2013年對北京的新領導人將是艱難的一年。中國不僅經濟發展不明朗,社會政治危機的爆發也迫在眉睫。中國人民對暴力徵地和專制的不滿情緒逐日在發酵。富裕階層移民國外,學者們疾呼政府進行改革。

德國媒體《世界報》(Die Welt)在「暴力和混亂將威脅中國」一文中寫道,研究人員認為,「只要國內消費仍然不足,缺乏高科技人才和創新」,經濟領域中就預見不到轉折點。只要中國沒有法律確定性,就更進一步促進了優秀人才和富人逃離該體制。「現今社會需要建立社會公平和正義。」要建立安全和公正的社會,北京領導層必須「系統性的改革」,給予人民「平等參與的權利和平等發展的權利」……這些都不是持不同政見者的聲音,而是來自知名社會科學家、律師和環境研究學者在新「藍皮書」中的建議。

民眾抗議

2013年的中國社會狀況「藍皮書」提醒中共,今年發生了「超過十萬次大大小小的民眾抗議」。一半的事件涉及到土地糾紛,30%涉及惡劣的工作條件或環境問題。

2012年,數十萬市民舉行大規模示威活動,要求在數個城市停止上馬石化和交通項目。今年在中國到處可見公民維護私有財產權益。他們比過去更積極,當然這需要感謝互聯網,使民眾有更好的知情能力。

土地強徵、房屋強拆是造成動盪的最重要原因,不計後果的經濟建設不斷要求擴張擴建工業園區、城市、住宅小區、道路或鐵路。

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報告說,從2008年至2011年2,500萬農民被徵地,給他們支付的賠償總額為3萬5,000億元(4,200億歐元),平均每個人,實際是整個家庭得到不超過2萬歐元的補償。

經濟發展不繼

「藍皮書」中寫道:中國社會缺乏許多條件,使政府難以從舊的不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即廉價勞動力、出口產品、浪費資源和惡化環境中轉型。內部市場需求應該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但它過於薄弱。在2012年前九個月真正的需求增長只有0.3%。

錯誤的教育重點使得中國目前擁有高素質的技術人員,技術工人和工程師比改變其經濟結構,使其成為可持續增長所需求的人數少兩到三倍。

人才資金外逃

中國社科院藍皮書首次公開指出,在關鍵時刻,人才和資本外流現象。

2011年,有超過15萬的富人或高水平人才通過移民獲得境外永久居留權。8萬7,107人選擇了美國,其次是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2011年美國頒發的3,340張綠卡給來自中國的投資移民,即在創造就業機會的項目上投資至少50萬美元。資金則來自中國。自2007年以來,美國已成為希望增加額外保險的中國富人的首選移民選擇,中共黨報「環球時報」稱之為口袋裡有個「B計劃」。

移民中58%的人希望在國外給自己的孩子一個更好的教育。43%的移民認為在國外可保證其資產的長期安全性,因為他們對在中國的法律制度沒有信心。32%的移民希望晚年得到保障。

中國的留學生人數也佔全球第一:從1978年到2011年224萬人留學。但是,僅有82萬人返回中國。

目前,由於中國高校畢業生越來越難找到工作,更多的學生選擇國外留學。2011年,留學人數達到創記錄的近34萬學生。這一趨勢在今年繼續。原因是,今年又有680萬大學畢業生擠進中國的就業市場。

藍皮書作者報告,其中四分之一畢業生將找不到工作,學生多有不滿情緒。許多學生感到自己「在社會上處於劣勢。」一些畢業生選擇繼續就讀或者留學,還有一些選擇了與所受教育沒有關聯的工作。

40%民眾夜晚上街害怕

城市化和數以百萬計的農民工進入城市、大家庭解體、鄰里關係疏遠使許多市民感到更加不安全。

藍皮書中,對中國38個城市2萬5,000市民的調查結果是,40%的人害怕晚上在街上獨自行走,39%的人則害怕旅遊時家中被盜。

知名學者聯署的公開信 要求改革

藍皮書希望中共新一屆領導集體啟動必要的改革。在12月26日70知名學者聯署的公開信中,特別強調保障公民權利、言論自由和司法獨立。

他們看來,中國現在處在社會變革的十字路口,需要在政治、經濟和社會領域進行改革以配合突破。

他們還警告說:如果北京「繼續朝著錯誤的方向,再次浪費和平改變的機會,那麼國家即將受到暴力革命的威脅,陷入動盪和混亂中。」

(責任編輯:童尚)

相關新聞
組圖:淫照門與中共政治危機的驚人巧合
黎巴嫩爆槍戰  政治危機加劇
美媒:中國經濟政治危機嚴重
《外交學者》:要為中共垮臺做好準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