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智財布局 5概念提升戰鬥力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12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北報導)台灣專利能量全球第一,總量是全球第四或第五,但每年還要付給國外高額權利金,2011年就高達新台幣1千7百多億元,顯示台灣智財收支逆差之高「非常沒有道理」。國科會主委朱敬一昨(5)日針對智財布局,提出防守性地雷布陣、產業面策略布局、高風險早期投資、偶發性創意投資、全民智財環境5大「戰鬥」概念。

朱敬一說,「防守性地雷布陣」是籌組智財管理公司協助產業智財防禦或提出侵權訴訟;「產業面策略布局」指技術研發與集資管理及購買IP,發展台灣下一代新興產業,如電動車、產學大聯盟;「高風險早期投資」建立早期技術育苗補助(Angel funds),投入高風險高潛力研發成果,善用政府大樹法則;「偶發性創意投資」對偶發式創新點子,保留隨到隨審空間,補助研發突破;「全民智財環境」包括全民智財教育、〈營業祕密法〉修法、創業獎勵機制、創投(風險投資)友善環境等,形成全民游擊隊、全民運動。

上銀董事長卓永財指出台灣智財發展問題在於,產業界之經營者或研發高階主管很少參與國際主要展示會或技術論壇;而學術單位為了SCI、SCCI論文產出,長期輕忽專利的重要性;再者缺乏專業審查(TRIZ)的基礎教育與訓練,造成研發所得智財大多是隨機、點狀,難以構成全面有效的專利布局;另外,即將實施的證所稅,則扼殺了技術作價(以技術換算成投資金額)以及鼓勵創業誘因。

台積電執行副總經理蔣尚義表示,首要之務是取得關鍵智財,也就是競爭對手無法避開的高價值專利;加強培育兼具科技、法律和智財知識的人才,編列足夠專利申請費用;建立企業本身智財發展計畫和探討台灣科技業互助合作模式。而產學大小聯盟是政府協助產業智財布局很好的平台。◇

(責任編輯:敏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