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談美牛爭議 蕭萬長提3化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名璽台北14日電)副總統蕭萬長今天說,談到現在大家很關心的美國牛肉問題,可看出台灣真的需要國際化、自由化、制度化;台灣作為海島經濟,出路本來就在國際。

蕭副總統上午接受中廣專訪時,談到過去在國貿局長任內,對外承受美國要求台灣開放火雞肉進口壓力,對內又要面對養雞農民的抗議,與現在政府處理美牛議題有相同之經驗。

蕭副總統說,美國當時計較台灣不准美國火雞肉進口,「老實講,站在貿易是互惠是對等的立場來說,當然他(美國)的要求也不是沒有道理」。

蕭副總統指出,最後美方已表示若再不談好就要祭出貿易報復措施,「美國提出這樣一個殺手(金閒)」,而這個時候雞農都知道,業者也展開抗議。

他表示,當時同意出去見抗議群眾,但因為沒有辦法承諾雞農不進口美國火雞肉 ,大家還是不滿意,「所以就有這樣的動作(丟雞蛋)出來」。

「但是,這個動作的結果,對後來談判是有幫助」,蕭副總統說,美方本來不願意給調適時間,但雞農丟雞蛋的動作讓美方了解台灣養雞農民的心聲和真正的憂慮,所以後來就爭取到1年的緩衝期;在開放美國火雞肉進口後,進來的很有限,對養雞業影響,就他了解並不大。

主持人詢問副總統,是否感覺有條件解禁含萊克多巴胺美牛好像歷史重演,而美方是否真的理解台灣在產業與民間給政府的壓力?或產業與民間能理解政府正承受美方壓力?

蕭副總統說,美方應該了解,因為美國牛的問題是2007年,前政府向世界貿易組織(WTO)通知,表示台灣可以開放,但瘦肉精標準還在訂,要訂好後就開放;因為有這樣的承諾,所以美方的壓力就開始,而因為美方有期待,但台灣過了期卻還沒做,當時通知WTO的效力還在,只是還沒執行。

副總統指出,美方若不知台灣的壓力,怎會諒解政府這4年多來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對外承諾與政策不能因為政黨輪替就想改變,「這個不可以的」。

主持人追問副總統,從之前開放火雞肉進口經驗,現在看美牛問題,有沒有感覺「那樣的經驗到現在為止,好像也還是這個樣子」?

蕭副總統說,他是有一點這樣的感覺,所以台灣真的要國際化、自由化、制度化;須關注國際情勢的發展、全球化趨勢,不是喜不喜歡就能決定,要看國際情勢、標準與要求,要建立國際視野或國際觀,而且台灣作為海島經濟,出路本來就在國際。

副總統表示,30年前政府保護的東西,現在不見得能保護,不是要一步到位,但要逐步自由化;全世界都在合縱連橫,都走自由化,台灣怕被邊緣化,就要跟著這個腳步走。

很多東西上了制度就照制度做,沒有制度就趕快建立制度,蕭副總統說,這樣台灣的未來才更能跟國際接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