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歐債國須改革增強競爭力

標籤:

【大紀元3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柏林20日專電)歐元區國家債務嚴重,有償債困難的國家幾乎都是經濟競爭力弱的南歐國家。德國經濟研究所(DIW)學者容克爾博士指出,這些國家必須改革,專注在能發揮所長之處。

容克爾(Simon Junker)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指出,歐元區有經濟頗具競爭力的北部地區,還有缺乏競爭力且幾十年來都受困於經濟結構性問題的南歐國家。以希臘為例,解決問題實在相當困難,因為工業化程度非常低。

改善希臘經濟結構,要實際看到效果恐怕需要不只10年的時間,但是,改革是勢在必行。容克爾指出,司法及稅法等改革刻不容緩。

希臘嚴重的逃漏稅問題和行政效率不彰,包括國內媒體和學界都大聲疾呼需要改革。希臘政府在今年年初也公布一些逃稅大戶,並進行追討。

本身幾乎可說是沒有核心產業的希臘,包括汽車等高價的工業產品都是靠進口。當年希臘加入歐元區,薪水階級薪資突漲,許多人都會向銀行貸款購屋買車,消費毫不手軟。

泛希臘出口業者協會(Panhellenic Exporters Association)的資料顯示,過去40年,希臘的出口總值只有進口總值的1/3。2010年希臘的貿易逆差高達300億歐元,雖然2011年和2012年的逆差可能會減少,卻不是因為出口產業表現較佳,而是因連續5年經濟衰退,希臘人的消費能力大幅下滑,進口產品減少。

從出口產品的結構,也可以看出希臘工業化程度偏低。2011年希臘主要的出口產品是石油產品、鋁板、非處方藥品、魚類、鋼鐵線材、蔬菜及橄欖油。

在雅典街頭看到的往來交通工具,全屬進口貨。摩托車是街道窄狹的市區最常見的交通工具,許多來自台灣。希臘出口業者協會的資料顯示,摩托車和汽車零件是希臘從台灣進口的主要產品。出口到台灣的產品卻是以煙草、棉花、橄欖油等農產品及大理石等建材為主。

希臘靠歐洲聯盟幫助解決償債問題,政府必須配合歐盟要求厲行節約。政府裁減預算,公部門大幅裁員,緊縮的政策讓許多企業也難以為計。民生問題都難解決的希臘民眾會懷疑希臘有沒有必要再留在歐元區,而許多不看好希臘前景的歐洲政界和學界人士及媒體也提出,也許退出歐元區對希臘和其他歐元國家都是好事。

容克爾說,他相信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一方面,歐元區的形成不只是經濟的計劃,更是一個政治的計劃,所以,歐洲的政治領袖可能不會讓它分崩離析;另一方面,對希臘而言,如果離開歐元區,重新使用舊日的貨幣且貶值,並沒有好處。

他分析,希臘並沒有很強的出口產業可以受惠於貨幣貶值帶來的價格競爭力。換了貨幣,希臘償債必須以歐元清償,新貨幣可能造成企業立即面臨倒閉的情況。

容克爾認為,希臘當急之務是建立策略性產業、開放勞動市場及進行制度改革。德國在兩德統一後,也出現工資漲幅太高而影響價格競爭力的問題,不過,德國有很堅實的主力產業,所以終究還是能夠重獲競爭力。

沒有策略性產業的希臘要提升經濟競爭力,要從根本做起,重建經濟的過程恐怕要幾十年。

相關新聞
歐債問題  影響希臘對德觀感
歐債危機對瑞典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歐債危機發酵 英成長前景遭砍
歐債危機獲遏制 美財長寬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