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前兩月工業利潤下滑7成 創30年之最

【大紀元2012年04月12日訊】深圳市統計局最新發佈前兩月細化經濟數據顯示,今年前兩月深圳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負增長67.5%。刷新了深圳改革開放以來該項數據下滑之最。目前可查數據中,已跌破2003年同期工業利潤。

南方都市報引用深圳市統計局的數據分析說,深圳市前兩月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滑8.5%,虧損面近四成。其中最能體現企業經營狀況的利潤總額同比去年下滑67.5%,降至39.6億元。目前深圳市統計局可查到最遠期的是2003年前兩月數據,為54.7億元,估計已跌破十年同期值。對於近年來利潤本就微薄的工業企業來說,可以說已被逼到退無可退。

據分析認為,原材料、人工、物流、地租和財務費用(主要在借貸)的上漲是主因。前兩月深圳市工業購進價格總指數上漲2%,但同期工業產品出廠價格總指數僅上漲0.2%,製造業整體成本上漲幅度仍然是出廠價格增幅的10倍之多。另外,管理費用從去年以來持續上漲,前兩月繼續上漲22.6%。這部份體現了人工、辦公等各方面運營成本的持續攀升。

與工業的慘淡相對應。前兩月深圳預算內財政收入同比則增幅達15 .4%,其中稅收收入同比增加11.1%。但也出現結構化差異。企業應交增值稅同比增長三成,但地方財政實收增值稅有所下滑。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則大幅增長。尤其個人所得稅,同比增長96%。

在此輪下滑中,外商及港澳台資企業總體降幅甚於內資企業,直接帶動深圳整體經濟走勢。

在深圳工業整體格局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規模工業增加值占比約18%。 儘管市統計局對國內私營企業沒有單獨統計,但業內普遍認為這部份企業是經營最慘淡的群體。

(責任編輯:肖恩)

相關新聞
改革四年,中國金融危机有增無減
陳勁松: 改革四年,中國金融危机有增無減
分析:亞洲金融危机5年回顧
華爾街日報﹕中國銀行業暗藏金融危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