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心比心 培育出更優質的員工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5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節編譯報導)當職員在工作中無法獲得任何的成就感或進步的空間時,他們就不會再對這份工作有任何的期許,因為那已不具有任何意義。在工作中,發掘自己的價值,找到自身存在的意義,是員工保持熱忱、不斷進步的動力來源。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研究人員用15年的時間調查人們為何會享受與樂於工作的原因,近1萬2千多個日子,他們每日參閱與收集了可信度高的個人網誌,研究對像分別來自於7家公司的238位專業領域職員,主要研究關於個人情緒抒發的網誌內容,並從中比較,工作時的人們何時會感覺心情愉悅,何時感到鬱悶。

不過度干涉

鼓勵員工,給予其足夠的自主權,能夠自由發揮、不斷進步。切忌給予員工模稜兩可的目標,或隨時變動目標,使其摸不著頭緒,並不給予其自主權,否則那將大大地消除公司職員的熱情動力與工作成效。

幫助培養成就感

即使是再盡心盡力的職員,若始終只是像是上司的一顆棋子,只能一味遵從指令,不具有任何的參與感,最終將感到疲憊與倦怠。挫折感的出現,是員工產生無力感的原因之一。

合理與同理心對待

「完全不知情」是惡魔上司的正字標記之一。若職員的士氣低落或無心工作,則歸罪於他們的個性或欠缺盡業精神,與自己對待下屬的方式絲毫不相關。

尊重職員的建議

不允許職員對公司提出任何意見與質疑,對於員工的疑問,置之不理,甚至提出反駁,會影響職員對公司的向心力。好比在某家公司的一場公開會議上,當員工問及關於公司僱員的士氣問題,期望公司提出解決辦法。首席執行長卻不假思索並立即回應:假使再有這類對公司質疑的相關問題,公司隨時提供專車,幫他另謀它職。如此不尊重職員也很難贏得職員的向心力。

(責任編輯:林文)

相關新聞
員工因差異化策略才偉大
身障員工送上母親節大禮
私自送票 灣區捷運員工違紀被開除
加州擬禁雇主查員工社交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