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心得

送給孩子「真善忍」 開智開慧健康成長(一)

【大紀元2012年05月03日訊】在這樣一個物慾橫流,提倡個性張揚自我的年代,早已偏離了中華神傳文化和傳統的教育理念。「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行為規範幾經歷次大陸政治運動的侵蝕而蕩然無存。----編者的話

很多家長在督促孩子的學業和特長的同時,往往忽略了最根本的德育,使得孩子在面對成長的煩惱時無所適從,家長亦茫然失措,不知道該如何引導孩子。所謂「大道至簡」,送給孩子三個字--「真善忍」,就會讓其開智開慧,健康成長。

朋友晨的女兒自從升入初中後,個性變的易發怒煩躁,聽不進勸說。以前總是妹妹欺侮她,現在是她對妹妹非常兇。晨看在眼裏,急在心裡。正值青春期的孩子,非常難帶,他們正處於夢幻時期,喜好幻想、看愛情小說,喜愛自由,不喜歡受到拘束。晨的女兒經常跟她抱怨:「媽媽,我已經長大了,我不願再像小時候一樣,什麼事情都聽你的。」

如果真的不用媽媽操心是不可能的,青春期的孩子還沒有建立起健全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容易衝動,如果稍不留意,行為就會出現偏差,心智還不是成熟的。做為母親的說也不是、罵也不是。說輕了,恍若未聞;說重了,激起孩子逆反心理,更是無法收場。對家長來說青春期正確的引導孩子是一個棘手而又不得不面對的事情。

朋友晨是一位法輪功學員,遇事總是會用師父教導的「真善忍」來衡量。經常要求自己女兒做一個真誠、善良、忍耐的好孩子,晨也開始反觀自己是否也做到了。

「我不是在修煉嗎?我能說自己上輩子沒欠這孩子的債嗎?不該善解過去的因緣嗎?也許上輩子我也是這樣折騰她呢!難道這世可以屁股拍拍就走嗎?」在認識到人世間這種因緣關係後,她心中瞭然在這世就應該要用善、用慈悲去化解這一切。

雖然明白了大法中的道理, 可當矛盾激化的很大時, 管孩子還是會忍不住而發火,讓自己身心疲憊。 也經常會忍無可忍,想要好好的用棒棍教訓她們。 幾次經驗下來晨發現發火並不能解決問題,孩子只是表面懼怕你的權威,內心對你卻恨的牙癢癢的。

表象上看起來確實是孩子不好、不乖。但在反思自己的時候,也意識到,矛盾出現了就是有自己要悟要修的地方,也許是和孩子在善解前世的某一段惡緣;也許孩子是一面鏡子照射出自己修煉中的不足;也許是孩子在幫助提高心性,從哪個角度上講,都不應該以惡制惡。相信強制是改變不了人心的,只有孩子從本質上自己知道錯誤想要悔改才有用。朋友在明白了這些後,就開始用更大的胸懷去包容孩子,用師父講的「真善忍」去感化孩子。如果孩子不乖、不聽話,她首先學會向內找自己的不足,聽聽孩子的心聲。是不是自己對孩子太嘮叨、情太重了,什麼事都放不下,讓孩子覺的沒有自由發揮的空間。而不再總是擺出家長的姿態,來審視孩子的一切,急於下定論,急於把自己的看法強加給孩子。

孩子看到媽媽如此的理解包容她,態度也緩和下來,沒有了抵觸心理,遇事也願意主動與媽媽分享或徵求意見。媽媽通過言傳身教把「真善忍」送給了自己的女兒。原本劍拔弩張的家庭氛圍,變的祥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