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求居住正義 蔡炳坤:生態優先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2日電)追求居住空間正義的議題受到關注,台中市副市長蔡炳坤今天在一場研討會中指出,追求空間正義時,要將生態環境正義列為優先,同時兼顧文化資源正義及人本關懷正義。

國立中興大學國家與公共事務研究所今天舉辦「追求空間正義學術研討會」,會中由各專家學者發表相關論文11篇。

中興大學國務所教授袁鶴齡表示,最近文林苑等多項攸關人民權益的紛爭,引發社會大眾對居住空間正義的關注,包括都市規劃、如何使公民獲取應有的居住空間正義等,以追求政府、民間與住民三贏,還有國土規劃、中央政府南遷等重大議題也是討論範疇。

蔡炳坤應邀出席研討會致詞時指出,台中市政府要落實生態環境正義、文化資源正義與人本關懷正義,以追求空間正義,他更舉半夜被破壞的古蹟瑞成堂為例說,這是個慘痛的教訓,應從法律處罰與政策誘因中,保存古蹟且予活化。

蔡炳坤還提出3項有關的正義想法表示,首要是生態環境正義,例如台中市地下水被污染,這是過去追求台灣經濟奇蹟過程中造成的,現在市府卻得承擔與解決污染問題,他因而認為,要追求空間正義時,應將生態環境正義放在第一優先位置。

在生態環境正義之後,蔡炳坤指出,其次是文化資源正義,因為一個偉大城市中,如沒有文化古蹟資產,將令人難以想像,文化資產不但要有存在的正義,還要加以活化及運用。最後是人本關懷正義,正義必須考慮到各種不同人的需要,尤其是相對弱勢族群,服從多數僅做到公平,要實際做到尊重少數,才能發揮正義。

蔡炳坤並以瑞成堂為例說,瑞成堂因為重劃案而遭破壞,但破壞文化資產竟無相關處罰條例,政府除了要提高保存及活化文化資產的誘因外,也要有相關罰則,從法律面著手,才能實現文化資源正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