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區爭放寬債限 財政部憂債留子孫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07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財政部昨日在台中召開財政改革座談會,針對地方財政檢討與國有財產開發交換意見。中區7縣市列席官員一致哭窮, 要求中央增加補助、修財劃法、放寬債限等,但財政部的部分委員反對放寬債限、債留子孫,中央地方沒交集,各唱各的調。

部長張盛和則回應指出,台灣加稅、加費不易、出售土地受限、出售股票遭凍結,各縣市都很窮,財產局將成立小組,協助國有土地和民間資金結合,加速資產活化。

昨日座談會上官員們反映:「自有財源根本不足支付社福、教育人事的龐大付擔,每年財政缺口很大,中央不放寬地方舉債,又不修財劃法重新分配稅款,一直要地方開源節流,但能省能開源的真的很有限,幾乎活不下去了!」

中市人口占總直轄市19% 分配款只16%

中市財政局長李錦娥表示,台中人口占直轄市總人口約19%,五都中名列第三,土地面積五都第二,但100年度獲中央統籌分配稅款、補助款只有370億元,僅占直轄市2,241億元的16%。她強調,縣市合併後承受債務500多億元,但目前一年以上債務債限仍適用原省轄市規定,幾乎沒有舉債建設的空間。

對於放寬債限問題,中央財政健全小組委員簡錫堦、黃耀輝認為「放寬之後會沒完沒了」!可能導致類似歐債危機的情況,且目前台灣租稅是全球最低,舉債只能飲鴆止渴,加上老年化社會來臨,治本應是增加稅收,以免債留子孫。

馬凱發:除教育人事外 其他都依市場機制分餅

經濟學教授馬凱發認為,中央要按「市場機制」分餅才能解決問題,越努力的縣市給得越多,依縣市的建設成本、投資效益來給,讓各縣市良性競爭。他也建議中央先全額負擔各政府教育人事支出,再依表現分配,濫用資源的就少給,改善人民生活的就多給。

他舉例說,地方收入主要來源是地價稅及土地增值稅,地價稅因為公告現值偏低以致稅收偏低,這部分在採依市價徵收之後,如果公告現值與實價差距有7成,中央給縣市的餅就打7折,這樣各地會努力調高公告現值增加稅收,從本質改善起。

(責任編輯:羅令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