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主最難的課題:訂價的另類思考

王焜台

人氣 4
標籤:

對企業主來說,訂價或許是最難的課題吧!訂太高怕消費者不買帳,訂太低又怕利潤不夠,忙了半天只是做白工,您如何訂定價格呢?

成本訂價法

計算生產成本,再加上應有利潤的百分比,這或許是最普遍、也最偷懶的方法,因為不用考慮競爭者或消費者的接受度,但是遇到競爭,必需減價,開始時犧牲利潤,到最後血本無歸,往往落得停止生產的地步。

參考市價法性

根據同質性產品的市價高低範圍,再參考自己產品的品質與服務,在範圍內,訂出產品價格的位置,這是較保守穩健的做法,跟大家差不多,等於跟大家在同一市場競爭,很難有突破性的發展。

消費者接受度

有人說最好的訂價是消費者所能接受的最高價格,因為高售價可提高公司與產品形象而且利潤最高,也就是所謂「三年不發市,發市吃三年」的經營方式,難就難在於要得知消費者能接受的價格,通常得花大把銀子做市調。

低價策略

細水長流的經營的方式,講求的是長期性的總利潤,台灣廠商善於經營管理,壓低成本下做出品質優異的產品,台塑擅於擰出最後一滴水,鴻海軍紀嚴明的大軍,都是個中翹處。

杜邦於1940年代發明人造織維,在薄利多銷策略下,不但延遲了競爭者進來搶生意的時間,達五、六年之久,同時,在這段時間累積許多經驗,當競爭者開始進入市場時,杜邦已老神在在,練就一身處變不驚的真功夫了。

抗拒原則

如果沒有人抱怨價格,表示太低了。

如果許多人抱怨價格,表示太高了。

抗拒要達到多少才是最好的訂價呢?

不同地區或產品的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不同,不過一般可以15~20%做標準,再依實際情況調整。

為什麼是這個數字呢?

因為有10%的人,老是覺得廠商賺太多,習慣討價還價,到處比價才安心,有些人喜歡殺價的快感,所以多多少少嫌一下,對這些人的話,聽聽就好,別想太多,多數人對於要購買的價格不是心中早已有譜就是沒有概念,如果抱怨的人超過20%時,就表示該降價了。

訂價的確很難,尤其現在產品也跟著M型化,您要往高價去或低價區得仔細評估自身的條件,有能力的往高價區,那代表您能提供最好的品質與服務,否則就往低價區,以最低價格提供人們能接受的品質,同樣是很好的定位,如果仍停留在要命的中間地帶,等於跟所有人一起競爭,可別為了保持以前既有的利益,而忽略了明天的巿場。@

摘編自 《飛盟廣告部落格》飛盟廣告 提供

相關新聞
法國哪家超市更便宜?貨比三家
渣打:亞洲或受食品通脹打擊 中國首當其衝
中國經濟嚴冬來臨 鋼鐵業恐出現價格崩盤
汽油價格上漲 熱帶風暴致墨西哥灣減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