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透視】香港交易所

(文:財子)

人氣 32

【大紀元2013年10月12日訊】簡介: 香港交易所(00388.HK)前身為聯合交易所,於1986年由當時四大交易所合併,它們分別是香港證券交易所、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及九龍證券交易所,由已故香港總督尤德爵士於同年10月主持開幕儀式。港交所在2000年成為聯交所的控股公司。交易以電腦進行,第一代的自動對盤及成交系統於1993年11月啟用,至1996年1月推出第二代,系統讓券商的終端機連接交易所,令交易不再限制於交易大堂內。2000年,第三代自動對盤及成交系統(AMS/3)出台,證券經紀能透過開放式的連接器,將買賣盤直接輸入中央處理系統,使交易更迅速,又提高了可處理的交易量。現時,公司旗下成員包括聯交所、期交所、中央結算、聯交所期權結算所及期貨結算有限公司,還有於2012年6月15日以13.88億英鎊成功收購的倫敦金屬交易所,簡稱LME。交易大堂於2006年翻新後,場地面積為1.22萬平方呎,交易枱294張,並設有傳媒採訪區與新聞直播室,但場內交易佔比已不足1%。港交所於2000年6月上市,成為全球首家掛牌的交易所。

上圖:過往3 年股價比較(以100 作基點)
下圖:盈利(億港元)與利潤率趨勢

主要股東: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5.9%)、貝萊德(4.2%)。2007年9月7日,香港特區政府以平均價155.4港元增持港交所股份,令其持股量增至5.88%。

員工: 公司主席周松崗,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李小加,公司聘有1,200名員工。

預測營業額2013 -類別分佈

核數師: 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

競爭環境: 上海證券交易所長期威脅著港交所的領導地位,不少內地公司於兩地同時掛牌,造成前所未有的直接迎頭競爭,好醜一目了然,港交所因此不能出錯半分。區內其它交易所亦有意與港交所角逐亞洲金融中心「一哥」的地位,如韓交所於幾年前一度意欲問鼎中原,金融海嘯後鳴金收兵。

公司主要財務數據

未來開發: 港交所必須處理好來港上市的企業治理問題,否則將失去國際信譽。此外,務必把握好LME的機遇,將其覆蓋面由亞洲(尤其是內地)擴展。

港交所股本回報雖高,但已完全反映到股價上

優勢:
(一)香港為亞洲金融中心地位仍然穩固,人才和法律兩大要素俱存,有利港交所吸引國際企業來港招股,如PRADA(01913.HK)和新秀麗(01910.HK)等;
(二)LME依然是個低收費的基本原材料交易平台,而市佔率高達80%,到了2015年港交所可跟隨協議提價,市場估計可有25%的上調空間;
(三)於兩地同時上市的中國公司主要股東或減持其港板的持股量,有助增加流動性;
(四)第四季平均成交額一般超出其餘三季;5) 交易系統故障相對同行為少。

港交所自2010 年新班子上台後,薪酬及福利開支驟升:

風險:
(一)內地企業來港上市的高峰期已過,數目與面額均愈發減縮,對港交所來說是個結構性問題;
(二)成交額大不如前,過去一年日均成交額約620億港元,比10/07-10/12的690億港元相差不少。主要原因包括中港股市熱潮已退,亞洲的追蹤股市基金大行其道,而它們在交投上的活躍程度接近零;
(三)商品黃金大週期已成過去,一眾原材料價格跌勢已成,為LME業務帶來沈重壓力;
(四)當澳交所開始衍生工具的場外交易結算業務時,需要額外注入更多資金,而港交所在這方面還是比較落後,上半年的結算儲蓄貢獻僅7,500萬美元,低於澳交所的6.41億美元。幸好交易所參與者和港交所資金充裕,大大減少了集資和削股息的可能性;
(五)新管理班子上台後,薪酬開支急升,加大成本壓力;
(六)相比同行,價值評估並不吸引。

券商評級(左)/基本資料(右)

前收市價: 港元127.70(2013年10月11日)◇

(責任編輯:楊家諾)

相關新聞
港交所IPO排名退居殿軍
港期貨夜市最快3月推出
港交所數據中心開幕  技術先進
【股票透視】安徽海螺水泥股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