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生活

家事的撫慰:洗碗盤

雪瑞‧孟德森

我從小就開始洗碗,令我驚訝的是,竟然有很多人還沒能一窺堂奧,認識這古老、充滿儀式的藝術。我丈夫是個井然有序、講究邏輯,也喜歡洗碗的人,但在跟我結婚時,卻仍不知一般的洗碗程序。他在雙邊流理檯裡堆滿髒汙的碗盤與鍋子,把清洗過的碗盤與尚未清洗的放在一起,把沖洗過與未沖洗的也混在一起。他沒有把碗盤架好瀝乾,到現在都還常常讓碗盤裡留有積水。他沒有特定的洗滌順序,可能先洗平底鍋、玻璃杯,然後洗盤子,接著是另一只玻璃杯,再來是削皮刀,最後是咖啡杯。他對於那些不容易發現或沾黏在碗或鍋子外側的食物渣絲毫不以為意,也會在洗碗中途離開,幾小時後才回來。他不明白為何不能分次洗完。但對我來說,這一切彷如離經叛道、精神錯亂、文明終結般嚴重。

傳統的洗碗規則在我心中是如此根深柢固,我寧願把碗盤擱著不洗,也不會先洗鍋子再洗玻璃杯,或把洗過與未洗過的碗盤統統放在流理檯的同一邊。

◎ 手洗碗盤

不管你的洗碗機有多麼高科技或高效率,你還是需要知道手工洗碗的正確方式。因為在做飯過程當中,你可能會立即需要使用已經弄髒的碗盤、鍋子或器皿,不能等洗碗機洗完再用。而且,你也必須知道如何用手清洗那些不能放進洗碗機的餐具。此外,洗碗機壞了或裝不下的時候,你也要用手洗滌餐具。還有些時候,你希望用手洗洗就好,因為要洗的東西並不多,你又不想把髒碗盤一直放在機器裡直到塞滿為止。如果方法得宜,你用手也能洗出安全、晶瑩透亮的碗盤。

以下說明的是吃完整套晚餐之後,如何用手清洗所有的髒碗盤、玻璃杯、湯鍋、平底鍋與用具。通常你只需要手洗幾樣東西,把其餘的放入洗碗機。但不管哪種情況,你都可以依照相同的基本程序來處理。

首先,無論洗碗方式為何,重點是要在使用後盡快清洗,因為這樣洗起來更容易也更令人愉快。你越早清洗,碗盤越容易弄乾淨,也能越快恢復廚房的整潔外觀。帶有菜屑殘渣的碗盤會引來害蟲、發臭及造成細菌滋生,有時甚至還長出危險的病菌。此外,碗盤洗一半更容易招致意外、剩下的食物殘渣會濺得到處都是、沒有收拾好的碗盤可能打翻或打破、需要用到的東西沒辦法及時派上用場。要使用熱水與洗碗精來清洗及徹底沖洗碗盤,並迅速收走乾淨的乾碗盤。這個有條理、有效率、有吸引力及最有效的方法,可以避免碗盤滋生微生物。

在用餐時與用餐後保持整潔:避免延遲或中斷用餐─儘管你在做菜過程中已經盡可能做好清洗工作,但通常最後還是會有一些東西來不及清洗,因為用餐時間已經到了。如果這些東西不好洗,你可以先快速刮除食物渣、把液體或油倒除,然後倒入熱水浸泡。或者,如果這些東西很油膩,就倒入熱肥皂水,然後放在流理檯裡或溫度很低的爐子上(別讓液體煮沸),先這樣浸泡著,等用餐結束再來處理。否則,這些食物渣會變硬結塊,徒增清洗工作的困難。小心不要被熱鍋燙傷,並記住,如果你把水倒入炙熱的鍋子裡,熱水可能噴濺到你身上。

有時你可以利用主菜與咖啡或甜點之間的空檔,展開餐後的清理工作,並把待洗碗盤放進洗碗機。你可以在煮咖啡或大夥正在聊天等待甜點的同時,將餐盤、沙拉盤及玻璃杯放進洗碗機裡。不過,一切工作都應該盡量以不犧牲你的舒適用餐時間為原則。

清理、收集與準備─餐點全數享用完畢後,你的優先工作是迅速收拾所有食物,全面清理餐桌、爐台及檯面,然後小心清洗並擦乾所有表面。完成之後,所有用來做菜、備製食材或用餐的檯面都不應該有潮濕、發黏、油膩或散布碎屑的情形(除了你堆放待洗餐具的地方)。

刮除食物渣與堆放餐具─準備清洗之前,先刮除盤子、鍋子、平底鍋及用具上的食物渣,稍加沖洗,然後把可放入洗碗機的餐具放進洗碗機,其餘則疊放在流理檯一側的檯面上(有些人喜歡在髒餐具的下方放一個瀝台墊)。請用木製或橡膠刮刀來刮除食物渣,遇到較難去除的情況時,則選擇刷鍋子用的菜瓜布,但要用對材質,例如不沾鍋與瓷器要用尼龍菜瓜布、鑄鐵鍋要用鋼絨菜瓜布,且要放在水龍頭底下沖水清理。將餐盤中的油汁與食物渣倒進廚餘桶,不要倒進流理檯裡。還可以先用紙巾將鍋具裡的殘餘油汁擦淨。

將髒汙的餐具疊起來,同一類的堆在一起,依照清洗的順序放在流理檯旁:玻璃杯、銀器或餐具;淺盤、碗、杯子及小碟子;菜盤、拌料用的碗盤;以及湯鍋、平底鍋、煎鍋、砂鍋與烹飪器皿等。傳統的要求是將待洗碗盤堆放在流理檯右側(通常也是洗碗機的那一側),但左撇子、顛覆傳統的人以及洗碗機設在其他地方的人,可以選擇放在左側。

接下來要稍微耗費一點體力,也就是處理那些沾滿結塊或燒焦食物渣、你已趁用餐時間浸泡在肥皂水裡的骯髒器皿。你可以拿鍋用菜瓜布、刷子、鋼刷或任何有效及安全的清潔用具,將較大片的髒汙刷除,然後依照同樣的方式,把這些仍然潮濕、油膩或不完全乾淨的鍋具堆放在流理檯邊。@

摘自 《家事的撫慰》 大家出版社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