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細數華爾街的七宗罪

人氣 17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2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楊辰編譯報導)在美國慢慢走出經濟危機時,《華爾街日報》撰文回顧引發這場全球經濟大蕭條的銀行業的七宗罪。文中指出,在銀行業有毒文化的影響下,資本主義正在走向墮落,對利潤的迷戀正在侵蝕著美國整體文化。對利潤無止境的追逐、迷戀金錢的文化代替了夢想以及亞當•斯密在1776年創立的理念──民主和資本主義的根本精神。

美國銀行界的七宗罪已經延伸至銀行系統以外,拖累著美國和全球經濟。文章更警告,如果不反思並改變,銀行業將把美國推向又一次大蕭條。

1、謊話連篇

2008年,銀行業賣出400億美元的高風險抵押產品,悄悄賣空,從沒告訴投資者。美國財政部長知曉此事也坐視不理,最後導致美國民眾、非金融企業損失了幾萬億美元。導致銀行破產的業界大佬沒有一個被判有罪。

2、極端自我牟利 犧牲消費者

問題資產救助計劃監察長曾表示,高盛是次級貸款市場的核心,將次貸垃圾當做沒有風險的AAA級債券出售,和自己的投資者玩起了投機、對沖和賣空的遊戲。這種模式和安然公司(Enron)一模一樣,最終導致了金融危機。

3、陰謀欺詐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New York Fed)參與了惡名昭著的旁氏騙局(Ponzi Scheme),併進行祕密談判。納稅人事後才得知,他們花費130億美元之巨購買了620億美元的美國國際集團(AIG)信用違約掉期合約(CDS),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也為AIG 1,800億美元的有毒債權抵押證券(CDO)提供了擔保。

4、權力無上限 銀行操縱政府

銀行業在美國的權力讓它大到不能倒。在2006年就任財政部長一職前,前高盛集團總裁漢克•保爾森(Hank Paulson)承諾將按照比前任財長更高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並且將和高盛集團的老同事劃清界限。而事實上,此後他不僅與他們經常見面,還對他們關照有加。

有報導稱,在經濟危機中保爾森得知高盛在AIG有200億美元的風險敞口後才對AIG施以援手。相反卻聽任高盛的競爭對手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在援助AIG數週後,保爾森又強行向高盛注入100億美元問題資產救助計劃(Tarp)資金。否則,高盛可能早已破產。

5、全盤否定貪慾對全球經濟的重創

銀行業引發了全球經濟衰退,民眾及非金融行業受到重創。但是銀行業不僅能夠通過權力網獲得美國政府援助,更能領到300億美元的年終獎,同比增幅達60%。他們拒不承認自己在經濟危機中的作用,《滾石》 (Rolling Stone)曾把高盛稱為「一隻盤繞在人臉上的巨大吸血烏賊」。

6、道德淪喪 用公關解決一切問題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僅一年後,高盛發放的上百億年終獎引起一片嘩然。而高盛的對策只是「動用了閃電公關策略,力圖挽回損失」──取消了聖誕宴會。此後,他們還「推出了一項規模為五億美元的小型企業計劃」希望能夠「補償」。《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表示:「一億美元僅是高盛一個還不錯的交易日的利潤。2009年第三財政季度中有36天他們盈利超過一億美元。」

事實上銀行只是把慈善作為公關及減稅的方式。據《紐約時報》報導,高盛基金會收到四億美元捐款,只捐出了其中的2,200萬美元,而內部人士年終獎卻是基金會收入的20多倍。

7、瘋狂自我崇拜

銀行家大多以自我為中心,且自我崇拜。上世紀70年代,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曾推出了一則廣告,「上帝若需要金融服務,他將致電摩根士丹利。」高盛總裁勞埃德•布蘭克費恩(Lloyd Blankfein)在2007年市場火爆的時候自付年薪6,800萬美元,在經濟危機爆發後他還向《泰晤士報》(The Times)表示自己只是一名藍領,僅是一位「在做上帝的工作」的銀行家。

(責任編輯:李緣)

相關新聞
美國金融風暴下的貪婪欺詐和無知
危機之源:華爾街的貪婪與放縱
奧巴馬誓言整頓華爾街亂象
奧巴馬抨擊華爾街和華府貪婪文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