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師之間

真正的公平哪裡找?

近日,一位教授女兒,疑因遭受班上同學言語及關係霸凌,致使母親憤而向4位同學提告,導致班級掀起「集體轉學」。最後全班願意和這個孩子同班的僅剩一人,母親也只能讓孩子轉學了事。這個事件,由於家長不滿校方與教育局輔導不當,甚至上訴到監察院,經媒體報導後,立時引起輿論紛紛。

責備母親小題大作、過度干涉學校事務者有之,認為霸凌同學就該依法制裁、貫徹教育目的者有之,責備其他家長不該轉班、學校輔導失效者亦所在多有,儼然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一樁無頭公案。

這位提告的教授,說自己只為「圖個是非」。顯然,提告的家長不滿學校沒有公平、正義的處理霸凌事件。相對地,其他的家長、同學們,也都認為遭受「不合理對待」,才會整班轉學。然而,訴諸法律,就能得到真正公平的解決嗎?恐怕,這又是另一個值得爭議的問題。

過度介入‧適得其反

擔任導師多年,在處理同學人際糾紛中,最擔心的問題之一,就是大人介入孩子的糾紛中。我曾經看過氣極敗壞的父親,帶著一群黑衣人助陣,到學校為兒子「找公道」,也聽過連續暴力霸凌、毆傷他人的孩子到警察局做筆錄後,卻因為肇事者的父親到警局找人「喝茶」,讓案子差一點不了了之。直到受害者透過關係找司法界人士「打電話關切」,幾樁筆錄後就沒聲沒息的案子才進入法定程序。大人或許可以操弄司法與媒體,為心中的「公平」而使盡力氣;然而孩子就是孩子,他們單純天真,復原力很強,常常在事後無法理解大人為何那麼「認真」?就如同教授的女兒,坦言不希望媽媽插手處理。有時同學們在彼此有意無意的言語衝撞下,扭打成一團,過幾天又是一對哥兒們,純粹是孩子心性。一旦父母認真計較玩鬧時過度的分寸時,事情就會變得非常複雜。

常有焦急的父母問我:「老師,某某同學很有問題,可不可以讓我的孩子少和他接觸?」通常導師僅能柔性勸導,否則就會陷入把同學「貼標籤」,或是「以導師之權孤立同學」的罪名。畢竟孩子需要從跌跌撞撞中培養相處的智慧,強制方式收效甚微。奇怪的是,往往家長越是擔心告誡兩方要保持距離,孩子就唱反調,總愛在一起。後來我想,這是因為孩子有他們的緣分,有他們相處的道理與方式,大人一廂情願的想法,不但孩子難以理解,過度介入反而將事情弄擰了,適得其反。

尊重多元‧彼此互信

班親會時,我總對家長說:「人與人的相遇是緣分,是為了彼此的學習與成長。」就如同每個家長都有老師值得學習的地方。畢竟這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不可能遇到的都是彬彬有禮、意氣相投的人,因此要盡量以正面與包容的態度來面對每一個同學,盡量看對方的好,包容對方的不好,否則多元價值觀念下,尊重差異與彼此互信、互助的社會,要如何實現?

回頭過來看這件家長控訴學生與學校的案例,肇因在於同學們惡作劇的言語與作弄的玩笑。如此負面性的傷害行為,絕對是應予矯正的;但是家長干預校內模範生選舉、訴諸法律解決,卻絕對不是最好的辦法。日前,日本提倡「學習共同體」的教育大師佐藤學來台,掀起改革旋風。其教育哲學的第一個主張,就是「公共性哲學」,認為學校應開放學習空間,容納所有人,如全校老師、外地老師、社區人士、各種人來參觀。第二個主張是「民主主義的哲學」,把校長、老師、學生、家長都視同學校的主人,每個人都同樣有發言權,都可以參加學校的活動,每個師生都有同樣的權利,而非聲音大、學歷高、事業大者,就能獲得較多掌控力。第三個,才是「追求卓越的哲學」,不論擁有條件如何,永遠追求最高、最完美的教育目標。佐藤學的主張,說明每一個人都要努力卸下防衛與私心,互相充分的溝通,才是消弭偏見造成的不公,與追求進步的好方法。

或許當所有參與教育的親、師、生,都能獲得友善的理解與尊重,而學校不再因為惰性與多方壓力而運作困難,真正的公平,就有實現的可能了吧?然而在那之前,我們或許無法追尋到外在的公平,至少可以要求自己,成為一個擅於感謝、勇於內省、凡事樂觀以對的人。

那麼,或許眼前所以為的「不公平」,就會成為可貴的人生歷練與智慧,我們也會變得更加祥和與自在。這絕對是比爭個「你錯我對」更重要的事,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