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恢復就業機會朝郊區發展趨勢

標籤: , ,

【大紀元2013年04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明編譯報導)過去十年中,儘管經濟衰退期間發生短期減緩的現象,但美國工作數量轉移至郊區的成長趨勢,仍舊恢復了長期的走向。專家表示,這個長期走向,同時也帶給都會區潛在的道路壅塞和窮人就業管道減少的問題。

據CNNMoney網站報導,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近日發布的報告分析,距都市中心3英里範圍內的工作數量,由2000年占總體的24.5%,下降至2010年的22.9%。同一時期,距市中心10至35英里的偏遠郊區,工作數量比例從2000年的40.9%增長到2010年的43.1%。

2008年發生經濟衰退之後的數年,由於先前郊區的製造業、建築業和零售業蓬勃發展,金融危機使這些行業首當其衝,面臨了最大的裁員潮。然而,2010年郊區的工作數量已成長至市中心的近兩倍之多,並恢復了幾十年來朝郊區增長的趨勢。

布魯金斯學會都市政策計畫研究員尼伯恩(Elizabeth Kneebone)說,工作職位的多寡關係著一個地區的整體發展,同時也會影響長期生產力。

尼伯恩分析說,下列是遠離市中心的低密度開發地區,拖累經濟增長的幾項因素:

1、就沒有汽車的貧困人口而言,因有形條件的限制,難以覓得工作。而對於那些擁有車子的人,意味著每日長時間的通勤,並耗費較多的油錢。

2、承擔更昂貴的稅賦。低密度開發區的基礎設施成本,比高密度區多40%。

3、創新的條件也受制於環境。從事相近行業的人口少,缺乏互動的機會。布魯金斯學會另一份報告提及,人口稠密區專利申請比率也較高。

尼伯恩提到,並非所有郊區的就業增長都做得不理想。譬如,舊金山的市郊消除了許多潛在的負面因素,就業機會發展的不錯,某些特定地區呈現出集中在郊區的工作增加的情況。不過,市中心附近的其他地區,囿於山地或海水的地形障礙,工作數量無法再增加。

布魯金斯學會的最新報告,涵蓋了全美前100大都會區,約占總人口及工作數量的2/3。

(責任編輯:陳俊村)

相關新聞
美聯儲的兩難:治理失業還是抑制通膨?
美就業市場「學位膨脹」 跑腿也要大學畢業
失業率達14% 美媒批對經濟樂觀是幻象
美國就業輔導基金會經文處舉行就業博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